甚嚣尘上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羞没臊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3:27:02

甚嚣尘上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羞没臊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1)

1、“甚嚣尘上”最初并无贬义

“甚嚣尘上”在今天的意思是: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多用作贬义,比喻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

但是,这个成语最早却没有丝毫的贬义,而是客观场景的再现: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甚嚣尘上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羞没臊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2)

2、“睡觉”原来指睡醒了

今天口语中的“睡觉”一词指睡眠,去睡觉即赶紧去睡着的意思,可是在古代却恰恰相反,“睡觉”是睡醒了的意思。

古代表示睡觉的字眼很多,而且分工非常细。坐着打瞌睡叫“睡”;闭上眼睛,但是不一定睡着叫“眠”;躺在床上睡觉叫“寝”;伏在矮几上睡觉叫“卧”;睡着了叫“寐”;睡醒了叫“觉”或“寤”。

“睡觉”何时连用已经不可考了,不过唐诗中已经大量使用“睡觉”一词,而且全部都是睡醒了的意思,从来不把睡着叫作“睡觉”。裴度《凉风亭睡觉》:“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刚刚睡醒,就看到侍儿已经煎好了新茶。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杨贵妃刚刚睡醒,花冠还没有整理好就下堂来了。白居易《睡觉偶吟》:“官初罢后归来夜,天欲明前睡觉时。起坐思量更无事,身心安乐复谁知。”天还没有亮就醒了,起来坐着思考问题。明代的“睡觉”一词也是指睡醒。《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快去朝议房里伺候,倘若睡觉,亟来报知,切勿误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进入睡眠状态,睡着了开始被人们叫作“睡觉”。语言的演变真是神奇!

3、“徒步”原来是指平民

今天“徒步”一词的意思就是步行走路,不管是有车阶级还是无车阶级,只要步行走路一概称“徒步”,古代可不一样,“徒步”是平民的专称,古代的平民外出没有车,故称“徒步”。

汉武帝时期的大臣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寒,靠给人在海边放猪维持生计,七十多岁时被汉武帝拜为丞相并封侯,历史上丞相封侯者就是从公孙弘这个人开始的。公孙弘认为自己“起徒步”,平民出身,却荣登高位,因此专门盖了一座别墅,用以延揽同样“徒步”的贤士。既然“徒步”就是没有车坐,因此古代的步兵也称“徒步”。

4、“无所不用其极”本来是褒义词

“无所不用其极”现在是一个贬义词,形容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极端的手段都使了出来,比如“政客为了拉选票使出各种手段,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一种典型的用法。

不过,这个成语最早却是一个褒义词,而且是一个大大的褒义词。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礼记》是“十三经”之一,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在该书的《大学》篇中出现了这个成语:“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段话的意思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在自己洗漱的盘子上刻着这样的铭文,用以自我勉励:“思想精神要除旧自新,一天也不能间断。”

可见,“无所不用其极”在古代一直都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褒义词。近代以来,词义却演变到了它的反义,变成了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贬义词了。比如黄远庸《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因是国民之趋附势利,丧绝廉耻,卑劣放纵,乃无所不用其极。”朱自清《执政府大屠*记》:“其泄忿之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甚嚣尘上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羞没臊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3)

5、“现世报”是怎么变成骂人话的

“现世报”本来的意思是指现世就会遭到报应,这种报应当然分两种,一是善报,一是恶报,可是俗语中的“现世报”却是一句骂人话,骂人现世遭到恶报,善报的含义却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跟这一俗语最早使用的语境有关。

“现世报”出自明代嘉靖皇帝时期京城的民谣《十可笑》。明武宗没有子嗣,他死后,堂弟朱厚熜(cōng)即位,是为明世宗,即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登基后,想为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上尊号,尊父亲为兴献皇帝,母亲为兴献皇后,与朝臣发生了礼仪之争,酿成了一桩大狱,史称“大礼议”。在这场大纷争中,张璁(cōng)和桂萼两位大臣站在嘉靖皇帝一边,与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激烈冲突,争论了将近二十年,其中包含了孝宗、武宗系统的顾命大臣与依附于世宗的中下级官吏之间的斗争,同时又有首辅与皇帝争权的内容,最终以嘉靖皇帝胜利而告终。这二十年间呈现出种种乱象,京城因此出现了《十可笑》的民谣加以讽刺。

万历年间的学者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一书中记载了这首民谣,不过其中的四件“可笑”之事已经失传,只剩下了六件,分别是:“一可笑,一个皇城两个庙。”这是讽刺嘉靖皇帝为明武宗和兴献王都立了太庙,居然出现了两位太上皇。“四可笑,四个主事都抬轿。”这是讽刺只有四个当朝的主事附和嘉靖皇帝的举动。“五可笑,侍郎打得尚书叫。”这是讽刺张璁和桂萼当权后,将刑部尚书颜颐寿逮捕,酷刑折磨,以至于堂堂刑部尚书被打得大叫“爷爷饶命”。“六可笑,翰林院官尽外调。”这是讽刺张璁和桂萼把反对他们的翰林院官员全都驱逐出了京城。“七可笑,郎中员外改科道。”这是讽刺郎中和员外这些副官居然都升任了监察御史这类科道高官。“八可笑,驸马唤个现世报。”这是讽刺嘉靖皇帝的妹妹永淳公主嫁给了一位秃头驸马谢诏,真可谓“现世报”,现世的恶报。

《十可笑》之后,“现世报”这个俗语就流传开来了。

甚嚣尘上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羞没臊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4)

6、“小鸟依人”最早竟然形容男人

“小鸟依人”今天专用于那些娇小可爱的女孩子,把她们跟在男朋友身边的样子唤作“小鸟依人”。不过,这个俗语最早却是用在男人身上的。

《说文解字》:“雀,依人小鸟也。”这是“小鸟依人”一语的最早出处。麻雀之所以“依人”,当然是因为凡人所居之处都能找到吃的,因此麻雀还有一个别称叫“嘉宾”,形容它们栖宿在人家里,状若宾客。如今有些“小鸟”专门寻找大款去“依”,跟麻雀的形态非常相像,当然也是在大款身边吃得好穿得好的缘故。

“小鸟依人”第一次用在人身上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有一次唐太宗和大臣长孙无忌闲聊,唐太宗品评当朝人物,评论到褚遂良时,李世民说:“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褚遂良是著名书法家,因被封为河南郡公,书法界世称“褚河南”。《唐人书评》如此评价褚遂良的字:“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褚遂良是李世民的书法老师,李世民只要搜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必定要请褚遂良辨别真假。有一次,李世民又请褚遂良辨别,褚遂良仔细观察后告诉李世民,这卷墨宝是模仿王羲之的赝品。李世民好奇地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褚遂良便把这卷书法作品拿起来,对着阳光指点道:“陛下您看,‘小’这个字的点和‘波’这个字的捺,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书法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败笔呢!”李世民仔细一看,果然如此,对褚遂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对书法上的师生朝夕相处,褚遂良当然要像小鸟一样依在皇帝身边,尽管褚遂良还比李世民大上两岁,这就是等级制造成的视觉效果。今天的女孩子都想找身材高大的男朋友,因此“小鸟依人”不再是等级制制造的视觉效果,而变成了性别和身高制造的视觉效果了。

甚嚣尘上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羞没臊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5)

7、“心腹”和“爪牙”原来都是褒义词

“心腹”和“爪牙”今天都是贬义词,意思跟走狗差不多,不过在古代,这两个称谓都是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先说“心腹”。“心腹”的本义是心和腹,《战国策·秦策三》:“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蠧,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这是范雎对秦昭王的分析,韩国西近秦国,南临楚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旦发生战事,韩国加盟哪一方对秦国影响很大,因此范雎说秦韩两国就像木头和里面的蠹虫,又像心和腹生病一样,息息相关。因此而有“心腹之患”这个成语,《后汉书·陈蕃传》:“寇贼在外,四肢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心腹”后来引申为要害部位,又引申为亲信,身边值得信任的参与机密的人。《后汉书·窦融传》:“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这里“爪牙”和“心腹”同时出现,并没有任何贬义的成分,相反是赞美之词。古人从来没有把“心腹”当做贬义词使用过。

再说“爪牙”。“爪牙”本来是一个中性词,是对人的指甲和牙齿、动物的尖爪和利牙的客观描述,比如《吕氏春秋·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些用法都是用的“爪牙”一词最原始的本义。

不过,“爪牙”更多的是被当做褒义词使用,用来比喻勇士、卫士和武臣,也形容勇武。《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是掌管兵权的官员,即大司马。这句诗的意思是:祈父啊,我是王的卫士,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一点儿都不安定?郑玄注解“爪牙”一词为“此勇力之士”。《汉书·陈汤传》:“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这些用法都是褒义词,君王和国家的卫士、武将才有资格被称为“爪牙”。《国语·越语》:“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这里的“爪牙”形容勇武的将领,也是对“爪牙”的赞美之词。

“爪牙”最早被当做贬义词使用,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在《酷吏列传》一文中,司马迁针对酷吏张汤写道:“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这段话的意思是:张汤虽然执法严酷,内心嫉妒,处事不纯正公平,却得到了好名声,那些执法酷烈刻毒的官吏都被他用为属吏。这里“爪牙”一词即党羽、帮凶之意。

8、“心怀叵测”原来是褒义词

“叵测”是又一个由原来的褒义词变成今天的贬义词的典型个案。“叵”是“可”的反字,即把“可”反过来写就是“叵”,因此本义就是“不可”。“叵测”是不可预测的意思,今天专用于贬义,形容诡诈难测,比如居心叵测,心怀叵测,形容人内心的诡诈深不可测。

据《新唐书·尹愔传》载,尹愔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博学之士,尤其精通老子的《道德经》,因此做了道士。玄宗好道,将尹愔召入宫中聊天,一聊之下,非常投机,立刻封官,请他领头修国史。尹愔是道士啊,坚决推辞不干,玄宗于是下诏,特许尹愔可以穿着道士服上班,尹愔这才就职。尹愔经常在国子监讲学,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听者皆得所未闻”。

年轻时,尹愔在国子监学习,师从国子博士王道珪。尹愔是王道珪的学生中最有学问的,因此王道珪对别人称赞道:“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王道珪认为学生中只有尹愔的学问深不可测,别的学生都比不上他。“叵测”在这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后人用“叵测”来形容人心,人心深不可测,当然偏向于贬义,因此“叵测”跟奸邪联系在了一起。《大宋宣和遗事》中就是这样使用的。宋徽宗微服私会李师师已是朝廷中公开的秘密,可是没人敢劝谏,有个叫曹辅的小官上书劝谏,宋徽宗大怒,罢了曹辅的官儿。谏议大夫张天觉为曹辅抱打不平,上书指责宋徽宗不能容纳忠臣,反而听信谗言,“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张天觉的意思是万一有奸邪之辈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危及到皇帝的性命,那时可就悔之晚矣了。

今天的“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只用于贬义,而且语感非常严重。

甚嚣尘上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没羞没臊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