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的诗句及赏析,写梨花的诗句及诗意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4:50:13

春天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桃花红艳、樱花素洁,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也都在尽情地展现自我的风采。梨花虽然开放得较迟,却深受人们的喜爱,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之时,人们宛如置身于一片花海雪涛之中。

梨花雅俗共赏,毫不矫情,她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深宫庭院可见其曼妙舞姿,塞外异域也能发现其娟秀身影。梨花在阳光下盛开时,花团锦簇,洁白如雪;梨花在寒风中坠落后,四处飘零,倍感凄凉。

梨花素淡的芳姿,也让才子们赞赏不已。刘方平赞美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叶梦得轻吟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下面分享四首描写梨花的佳作,形象生动,又令人遐想不尽。

梨花的诗句及赏析,写梨花的诗句及诗意(1)

咏池上梨花诗

南齐 · 王融

翻阶没细草,集水间疏萍。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

诗的大意是:纤纤的细草,翻越并覆盖了台阶;汇集的流水,冲开又隔断了稀疏的浮萍。芳春时节,梨花如雪片般地在空中飘飞,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出一种浪漫情调;深夜时分,水波荡漾,枝头上点点梨花在水面上的倒影,就好像一颗颗闪烁的繁星。

唐代之前的诗歌并不讲究格律,不过这首诗的前两句却非常接近五绝的格式特点,说明作者对音韵深有研究。后两句则采用比喻手法,“流雪、繁星”其实都是指梨花,却显得动感十足,又形象生动,更是极富想象力。

梨花的诗句及赏析,写梨花的诗句及诗意(2)

梨花

中唐 · 钱起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诗人如此深情地赞美梨花:盛开的梨花,宛如笼在枝头的明月;花香中虽然略带寒意,却并不逐风飘散,仿佛一位羞涩的淑女,显得极其矜持。傲放的桃花,看似光彩照地,其实她徒有妖艳外表,却经常被人嘲笑。

在作者心中,梨花娴静、优雅,不喜欢张扬。而桃花则太过妖艳、狂傲,又像一位喜欢招蜂引蝶的歌女。两相比较,褒贬分明,更委婉地传达出诗人恬静淡泊之情怀。

梨花的诗句及赏析,写梨花的诗句及诗意(3)

东栏梨花

北宋 ·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北宋熙宁十年,苏轼离开密州、前往徐州赴任,临行前写下这首诗,赠给新任密州知府孔宗翰,表达出对梨花的赞美,同时也抒写了对人生短促的悲叹之意。

暮春之时,梨花盛开、柳絮飞扬,作者用“淡白、深青”细腻地刻画出梨花、柳叶的颜色,显得色彩斑斓,令人目眩神迷。“花满城”三字,传达出诗人对满城春色的赞赏。

第三句中的“一株雪”,采用比喻手法,描摹出梨花洁白如雪的画面;作者又缀以“惆怅”二字,既点出悲愁之意,又为结尾打下伏笔。“人生看得几清明”,这一句充满了悲凉意味,表明经历了无数坎坷之后,先生忽然变得有些伤感。

读者一定也会感触不尽,人生就像一本精彩纷呈的大戏,一分一秒都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不敢虚度一寸光阴。

梨花的诗句及赏析,写梨花的诗句及诗意(4)

窗外梨花

明末清初 · 宋琬

缟袂仙人隔碧纱,亭亭孤影乱明霞。

乍惊残雪余梁苑,似浣清波向若耶。

云母屏深珠露冷,水晶帘迥月痕斜。

画阑小立依稀认,何处飞来萼绿华。

宋琬是清初八大诗家之一,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宁绍台道,后因遭受诬陷入狱,晚年流寓吴越。这首诗赞美梨花的高洁品性,也委婉地道出诗人内心的悲愁。

梨花的诗句及赏析,写梨花的诗句及诗意(5)

开篇将梨花比作穿着白衣的“仙人”,人们隔着碧纱观赏,感觉朦胧缥缈,更添几分迷人风采。在灿烂霞光的映照下,其亭亭玉立的倩影,也显得非常孤单和散乱。

颔联进一步进行形象的刻画,诗人乍一看去,飘落一地的梨花,就仿佛是废弃梁苑中的残雪,又好似浣纱女在若耶溪荡起的清波。这两句借用梁园和西施的典故,表达出对梨花的赞美之意。

梨花的诗句及赏析,写梨花的诗句及诗意(6)

颈联又从侧面进行烘托,深院的屏风中露珠清冷,远房的门帘上月痕倾斜。“云母、水晶”,则突出了主人富贵和典雅的气质。在如此清静、冷寂的氛围中,诗人透过窗纱凝视满树的梨花,心情时喜时忧,喜得是春景绚烂、惹人爱怜,忧的是春意阑珊、流年飞逝。

结尾耐人寻味,萼绿华是传说中九嶷山的得道仙女,此处代指诗人思念中的美人。诗人在画阑边小立片刻,忽然又由可人的梨花,依稀想起昔日恋人婀娜的模样,此时这位美人仿佛就在身边。

正如李商隐所写,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可见梨花真是与众不同,不仅素雅高洁,而且令人遐想不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