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门
走进洛阳市二十六中,无论你是本校的教师,还是外校的教师,学生见到你,都会高高举起右手,一边点头,一边向你问候:“老师好!”
干净的校园,井然有序。地面没有一片纸屑。
书声琅琅,浸润心田。学礼楼、行礼楼、知礼楼、明礼楼,绿树掩映间,大楼白色墙壁上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在这所学校,你能感受到浓浓的礼仪氛围,能“听到”到生命成长节节拔高的声音,让你感觉安全、温馨、快乐。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成长”是市二十六中的办学理念,该校校长卢跃华说,多年来,学校关注教师、学生、家长的生命成长,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多种方式为路径,使“人本”教育硕果累累。
1 金杯银杯 还有同行和家长的口碑
金杯、银杯是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对市二十六中办学成果的嘉奖。近年来,市二十六中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3个,市级奖项不胜枚举,这些奖项有:全国首批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河南省教育系统卓越家长学校、河南省首批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河南省道德规范进万家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学管理规范化先进学校、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洛阳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首届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洛阳市优秀生源培养先进学校、洛阳市示范性特色学校、洛阳智慧教育示范学校、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学校、洛阳市五好关工委、校园风险防范先进集体…………
口碑是同行和家长对市二十六中教育理念和成绩的认可。我市多所省、市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老师认为:市二十六中的学生善学、乐学、奋发有为,综合素质高、学习后劲儿大。一些毕业生的家长说:“如果有二孩儿,一定还要送到市二十六中来!我学会了这么多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不用太可惜了。”
言传身教的学校领导
2 为教师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生活环境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也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卢跃华说,学校一定要为教师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生活环境。
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市二十六中成立教师成长学校,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让阅读成为教师的必修课,鼓励教师多阅读、勤反思。该校的教师严谨、博学、敬业、奉献,这也成了市二十六中的教风。
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教师的终生追求。市二十六中积极开展各种科研、教研、论坛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每周二,全体教师进行校本教研,上午理化生、政史地科目,下午语数外科目,研讨教学内容、教学体会。举行班主任论坛,交流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经验等。
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定期举行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赛课活动,以赛促教,让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传帮带、共成长。
“教而不研则空,研而不教则浅”。教师集体备课,深化“四环三度”课改模式,发挥教师个性特色、学科特色、年级特色。三备、四讲、五评课,切实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良好的教研氛围,助力教师快速成长。目前,学校获得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教师有2名;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的教师,绝大部分获得了一等奖。学校有2名教师参与过中招命题。
对于爱好广泛、有兴趣特长的教师,学校鼓励他们写申请、出计划,成立专业社团,招贤纳士,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平台。英语情报局、Start星工坊、茶香诗韵文化社、畅游地缘地理社团、数星阁社团等近20个社团,丰富了师生的日常生活,扮靓了校园的精彩空间,挖掘了师生的技能和潜能,让青春绽放出璀璨花朵。
对于教师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学校进行细致入微的关怀,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每年举行两次教师集体生日会,帮助教师减压,让他们在学校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市二十六中自去年归属西工区教体局管辖之后,在西工教育人的引领下,学校环境、教师办公室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有序。5月底,西工区教体局师训办主任王向芬为全校师生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的培训,让市二十六中教师更加明晰了“有准备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知礼楼
3 德育铸魂 “懂礼知法”是市二十六中学生的标配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卢跃华认为,教育学生,德育为先,要先做好人、做好事,再去做好题。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成长”的“人本”教育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推动力,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的“三理五育”德育模式。
三理:从内容讲,即生理、心理、伦理。
五育即学生发展的五个目标:育家国之情怀、育强健之身心、育正直之品质、育勤奋之习惯、育创新之能力。
该校政教处主任冷万杰说,学校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三理五育”德育理念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师通过“因材施教”来探索适合每个年级段学生的德育模式,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推行对应的德育教育内容:初一年级侧重礼仪教育、初二年级侧重法治教育、初三年级侧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初一年级礼仪教育。初一学生刚从小学毕业,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学,在礼仪方面需要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卢跃华主编了校本教材《中学礼仪教育》,供学生学习。在此基础上,全体师生开展了“学礼仪讲文明”活动,从礼貌用语、见面问好、着装服饰等方面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事例学习,变得知书达礼、谦逊平和。教师通过参与讨论,更加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初二年级法治教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青少年是祖国之未来,增强青少年学生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是当前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卢跃华认为,学校是青少年最集中的地方,根据年龄特点,初二年级是学生两极分化的阶段,也是青春期孩子叛逆的“高潮点”,把普法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不断创新青少年普法教育的理念、思维、途径和形式,探索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新规律、新机制、新措施和新方法,增强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适应性和实效性,应当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
学校通过普法小卫士、宪法晨诵、青骄第二课堂、禁毒知识学习等丰富的活动,让“枯燥的、冷冰冰”的法治学习变得趣味、生动。
学校成立了以卢跃华为组长的法治教育领导小组。邀请市关工委老干部教育团到学校与学生交流互动,邀请市教育局律师普法团走进校园,为学生作题为《如何做一名懂法守法的好学生》的讲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版面宣传、主题班会、课堂学习、演讲比赛,漫画展、手抄报展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宣传工作。前年,学校专门邀请共建部队教官,组织为期7天的军训和国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报告会等,对新升入初中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指导。
初一年级的礼仪教育,对初二年级的法治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经常到该校进行普法讲座的法治副校长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市二十六中实现了法治教育全覆盖,在校师生掌握了基本法律常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法律素质显著提高。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由中央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主题读书、知识竞赛、模拟法庭、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该校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共收获7张荣誉证书。学校荣获“先进单位”,校长卢跃华、副校长赵肖利、政教处原主任杨金淼被评为“先进个人”,校团委*杨楠楠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学生关楚楚、朱文馨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初三年级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初三是人生的分水岭,学生面临毕业,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的他们处于人生十字路口。选择高中?还是选择职高?或者是劳动就业?他们需要有清晰的人生目标。选择继续上学的学生,大部分将要开始住校,如何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这都是要提上议事日程进行考虑的事情。因此,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
卢跃华说:“坚持不懈,就有良好收效。礼仪教育、法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通过常抓不懈,经过3年的熏陶,懂礼知法已成为市二十六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他们遵守社会法则,懂得尊重他人,从而被别人尊重。”
班牌展示
4 德育成果 从显性到隐性 渗透学生的日常行为
德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德育教育的成果也最能通过学生以及学生的活动来呈现。
在市二十六中,每个班级都有独特的班级名称。学校不以初一(1)班,或者七(1)班来为班级命名。而是以学生入学的年份来命名,比如19(01)班,18(02)班等。这个班名将伴随每一名学生度过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是他们唯一的、独有的、属于自己的班名。
除了“数字”化的班名,老师、学生还可以为自己的班级选择“汉字”班名,比如19(10)班的“汉字”班名就是“言志”班,取义“言不信者行不果,志不坚者智不达”。18(01)班“汉字”班名是“瑾瑜班”,取义“怀瑾握瑜策天下”。“汉字”班名既表达了一种期望和愿景,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冠疫情开始之前,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社团展示、文化艺术节等,尤其是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师生们充分展示班级文化的重要时机。
冷万杰说,他会根据一些重要节点,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国际禁毒日、世界爱眼日、世界水日等,确定每周一升旗仪式的活动主题,提前一周分配给值周班级。由这个班级出1名升旗仪式的主持人,出16名学生组成护旗方阵。
周一的时候,主持人要登台介绍自己所在班级的班名、班训、班风,然后通过护旗方阵展示班级文化。
台上有展示,台下也有呼应。36个班级,每班分成两列站立。每班的队伍前面有3名学生,中间的学生举班牌,左右两侧的学生举班旗,班旗有红、蓝两色。红色属于女生颜色,代表女生的活泼、热情、大方;蓝色属于男生的颜色,代表男生的勇敢、坚毅、沉稳。
蓝天白云、绿茵操场,鲜艳的五星红旗,统一的校服、醒目的班旗,36个班级、72列队伍,是每周一早上,学校最亮丽的风景。
“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不是奏国歌,而是唱国歌,全体师生瞩目国旗,高唱国歌。那个场景真是提振士气,让人热血沸腾。”卢跃华说。
经过3年的礼仪法治教育熏陶,市二十六中的学生懂礼知法的思想,已渗透到日常行为。比如卢跃华提出的“净化校园,地上不见一片废纸”。学生经历了从刚入校时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再到后来的自动的过程。一开始,净化校园,捡起地上的纸屑,学生需要提醒才有意识去做。后来,看到地上有纸屑,知道这是学校的“命令”,会主动去捡起来。再往后,脑海里没有了“命令”,捡起地上的纸屑,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自发行为。
卢跃华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就拿“净化校园,地上不见一片废纸”这个例子来说,显性目标是校园整洁、干净;隐性目标是通过显性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素质,而过程则是多样的,第一种是学生自己捡起来了(自觉),第二种是被老师、同学提醒后捡起来了(监督),第三种是老师让学生捡起来了(教导),第四种是老师弯腰捡起来了(示范)……这些过程分别体现了自我教育、监督他人、及时教导、行为示范等教育方式。通过不同的过程,达到了一致的教育目的。
因此,就礼仪普法教育说,学校也可以通过多样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形式,通过显性目标(学生知法守法)达成隐性目标(提高学生素质),进而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带动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德育教育格局。
5 家校共建 引领家长成为优秀卓越家长
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主要由家庭环境和班级环境组成。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你的孩子成为市二十六中学生的时候,你就自动变成了市二十六中家长学校的成员,要不断学习,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卢跃华说。
新生一入学,卢跃华就要召开家长会,给家长讲“开学第一课”,帮助家长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业、学科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帮助家长遵循教育规律,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学生从初一升入初二,从初二升入初三,在学生成长的每个关键节点,学校都会召开家长会,由专职教师帮助家长分析年龄特点、学段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支招。
学校给家长发放了《市二十六中家长学员手册》,组织家长定期学习、定期完成作业,定期反馈。
学校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定期为家长开设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辅导课程,另外,还根据男孩、女孩性别特点,分别召开家长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经过3年的接触,很多家长在孩子毕业后和学校的老师成了铁哥们儿、好伙计。这说明,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是充分认可的。”冷万杰说。
博爱、博学、笃行、创新的校风展示
结束语
无论是提升教师的成长,还是关注学生德育教育,让学生知礼守法,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教学,提升学生的成绩,帮助学生完整地成长。无论从主管教育部门奖励的“金杯、银杯”,还是从同行、家长的“口碑”来看,洛阳市二十六中的“人本”教育,都结出了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