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会打仗的人很多,会写词的人也很多。
但要说又会写词又会打仗的人,除岳飞外,那就是辛弃疾了。
辛弃疾,字幼安,被称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
他出生于山东,在他出生前,山东就被金人占领了。
辛弃疾的祖父常常对他说:“长大后,要记得报仇雪恨啊。”
年幼的辛弃疾点点头,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击退金兵。
公元1162年,辛弃疾抓住了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
南宋朝廷欣赏他的英勇,让他担任江阴签判(掌诸案文移事务)。
辛弃疾刚入朝为官,满腔热血。
他向朝廷呈上 《美芹十论》,计划抗击金兵;又提出组建一支“飞虎军”,但都被众臣反对。
因为南宋大多都是主和派,安于现状。
他们享受着江南地区的物华天宝,也从百姓身上敛财。
辛弃疾的抗金想法和他们相违背,他又为百姓谋福,阻断了许多官员的财路,因此得罪了很多人。
有人弹劾辛弃疾“用钱如泥沙,*人如草芥。”
皇帝大怒,让他回家。
想到自己那么尽心为国效忠,却落得如此境地,辛弃疾心中酸涩不已。
他满腹愁绪,写道:“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有人说:当浑浊变成了一种常态,那么清白就成了一种罪。
他上奏,无人理会;他务实,却削官在家。
但如果你现在问他:“你后悔做这些事情吗,还想为国效力吗?”
辛弃疾肯定会斩钉截铁地回答:“报国之梦,不死不休。”
公元1188年,陈亮特意跑来拜访他。
陈亮,字同甫(又作“同父”),号龙川,出生于浙江永康,是南宋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这样说你可能不熟,但说到辛弃疾的一首很著名的词,也许就想起来了。
辛弃疾写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题目中的“陈同甫”正是陈亮。
辛弃疾想到陈亮和自己一样壮志难酬,于是写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辉煌的胜利,这千秋的功名,原来都只是一场梦啊。
一觉醒来,自己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哪有什么功名利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