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隶书,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即,有些字的写法同楷书明显不同,有的多一两个笔画,有的则少了一两个笔画,有的甚至还出现个别很奇怪的写法,所以,我们常常怀疑是不是隶书里边的这些字写错了?
比如,上面图中的这个“明”字,应该象右边那个写法才对呀,为什么很多隶书都是左边的写法呢?
其实,从汉字的起源来看,这两种写法都符合我们老祖宗在造字时的本意,甚至“日”加“月”的写法更早一些。在甲骨文中,更早的考古证据是“日”加“月”的这种写法,意思就是日月交辉而放出光明之意。后来的甲骨文大多写作“囧”加“月”的组合,意思是月亮照进窗户而光明。后来,发生了第一次书法文化史上隶变,由篆书过渡到隶书,这个字就保留了篆书原来的写法。
所以说,这个“明”字的两种写法都符合古文字的原意,都是很有文化的写法。
我们再看下面这个“庙”字:右边的写法是我们普遍常规的写法,左边的字是从《乙瑛碑》中截取的,它同右边的字的写法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别呢?
首先,最明显的是里边的“月”字旁,《乙瑛碑》里的写法却多了一个横;
其次,“朝”字左边的偏旁也有些微差别,“早”上边究竟应该是“一点加一横”,还是直接写一个“十”字?
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说文解字中要答案。
在甲骨文里,“朝”字左半部分其实是两个“屮”中间加一个“日”,表示太阳在草丛中升落;而右边原是一个“川”,后来在隶变中演化为“月”字加一横,其实那是一个“舟”的异体写法。
隶书里一些字的特殊写法,大致有四种情况:
隶书里边减少笔画的写法同楷书相比,隶书里很多字减少了一两个笔画,估计这应该是借鉴了秦简或汉简的一些写法,或者在刻碑过程中,刻工为了图方便而减省了一些不影响大局的笔画,也未可知。这虽然从字的意义上没有多少讲究,但总体上不影响字的认读。
纵览很多汉隶碑帖,这些减少笔画的写法不是个例,有些好像是通行的写法,可见在当时是符合书写规范的,所以,我们在临写时应该尊重古碑帖写法,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古代汉隶的高古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