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道士塔文章大意,道士塔全文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00:24:44

《文化苦旅》第一篇:《道士塔》

原文经典段落:

对于斯坦因这些学者,这些诗句也许太硬。但是,除了这种办法,还有什么方式能阻拦他们呢?

我可以不带剑,也不骑马,只是伸出双手做出阻拦的动作,站在沙漠中间,站在他们车队的正对面。

满脸堆笑地走上前来的,一定是蒋孝琬。我扭头不理他,只是直视着斯坦因,要与他辩论。

我要告诉他,把时间文物统统拔离原生的土地,运到地球的另一端收藏展览,是文物和土地的双向失落、两败俱伤。我还要告诉他,借口别人管不好家产而占为己有,是一种掠夺……

文化苦旅道士塔文章大意,道士塔全文原文(1)

解读:

《道士塔》,我记得最初是在中学课本上见到,见过王道士的愚昧,见过中华文化流血的伤口。那时已攥紧了拳头,非常愤怒,可全力打出去只是一记空拳;是想要抓紧什么,可抓住的只有一把黑暗,打开手来,照样空空如也。只有悠悠的叹息,在黄沙中撞出沉痛的回响。

《道士塔》平淡的叙事历史与文化,却能触及我的灵魂,对历史对文化所失去的思索,不禁让我们感到历史的悲哀,对国人愚昧的愤慨,对文化瑰宝丧失的痛心。

《道士塔》让我们直视耻辱,这些文字如同枷锁让我们停留,没有逃避,更不容藏匿,我们只能在自然中一次次感受苦痛,在旅行中追求灵魂的释放。

敦煌是中国文化衰败中的一个大悲剧,但绝非仅有的一个;王道士是毁灭中国文化的罪人,但绝非唯一一个,也绝非罪行最重的一个。字里行间余秋雨对王道士的那种愚昧显然是愤怒的,但他似乎不认为王道士是酿成这个民族悲剧的主罪人,真正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国人的一种漫不经心、不在乎。外国人视为珍宝时,国人脑子里想的却是怎么拿这些遗产谋得点小利,怎么用它们奉承上司,丝毫没有履行文化保护的责任。文物无价,而不自知;文化衰败,而不自省;瑰宝尽散,而不自救。

一个古老民族的灿烂瑰宝被一个无知的道士残忍地践踏,珍贵的莫高窟经卷雕塑被低价转卖给外国学者,余秋雨在慢慢黄沙中,痛心地想象着当时的画面,满腔愤怒却无可奈何。

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最好的一篇,为历史,为现在,也为未来。

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平常的精神家园”,每天分享创业财经、阅读心得、人生技能(辩论、演讲、主持)相关原创知识,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评论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