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外出听课,看到好的学校,好的班级,优秀的学子,优秀的老师,感觉挺养眼,也挺养心的,榜样真多啊,精英真多啊,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儿呀。
这些名牌学校这些精英学生,这些优秀的老师,他们联合起来,在课堂表现出来的高素养,让我非常佩服。和他们交流中,我知道了中小学课堂,必须遵守最基本的几条规矩。
第1条规矩,守纪律。教师是学习的地方,上课铃响了以后学生必须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书预备好,把本子预备好,把笔预备好。老师开始讲课以后,认真遵守纪律,不讲话不走动,不干扰别人,自己也不走神。
第2条规矩,专心学习。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专注的听,专注地想预备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做一些课堂笔记。绝对不干和学习无关的事情。
名校的学生,这两点遵守的非常好。当然名校的学生后来大部分都考上了985 211之类的大学。他们后来走出校门,绝大部分成为了社会精英。个人生活的幸福,对国家的贡献也很大。
听课的时候,也去过一些普通的学校,看到一些比较差的班级的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比如上课以后孩子们还跑来跑去的,老嚷嚷的,一点也不懂规矩,书也没拿出来,笔记本子也没有。等到老师正式开讲的时候,这些孩子也不听也不想,也不写笔记,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玩手机,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睡觉,有的看课外书,秩序是相当差的,孩子们好像不懂常识,不知道教师是学习的地方,不知道上课以后是学习的时候,自律性非常差。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些差生都是屡教不改的。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反复的批评,甚至停课,甚至给处分,甚至陪着学习,给加班加点辅导,但最终几乎没有作用。可能孩子们的不良习惯已经形成了吧。
说到这个时候,我想起了非常好的淘汰制度。托儿所有重点和非重点小学也一样,初中更是这个样子。小孩子选择哪一所小学,选择哪一所初中,选择哪一所高中都是通过考试决定的。这些考试把孩子们的习惯也给考出来了,水平也给考出来了,学习能力也给考出来了,考出来的是一种综合素养。分名校和非名校是有必要的。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也是必要的。因为学生素质不一样,基础不一样,表现不一样,应该按照教育的规律分类推进,因材施教。不能盲目的追求所谓形式上的教育公平,把那些学习非常差的孩子和学习非常好的孩子编到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学习差的听不懂只管捣乱,学习好的一听就会还要受到别人的干扰,也学不到多少东西,这样大家都输了,万万不能这个样子。事实也是我所想象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界限很鲜明。名校和普通学校区别也很大。差生和优等生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我们希望差生转化,希望优等生更加优秀,大家都要发展。考试是非常公平的一种选拔也是一种分流。一个人最终处在什么地位,在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考试中基本上就给安排的差不多了,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孩子要学习好一点,有一个比较好的前途,最少到学校之后走进了课堂,应该遵守最基本的规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