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牛论:专注于研究生活里的感知和你身边的故事,故事不在多,在于初心。
我翻出了当年给辅导员的一封信亲爱的Y导:
展信好!
有人说怀才就像*一般,我不是才子,也不能*,但我知道要成为一名才子不容易,在这大学日子里,能和您一起度过,那是三生有幸,对此,我代表我体内的无数细胞感谢您一路来的陪伴。
真正想做成一件令人十分满意的事情,其实很不容易,特别是在大三接手了班长一职务,不过确实在我的人生历练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三了学子们,比起大一大二的来说,无论是在心理还是行为上,往着成熟状态发展,对于成熟是否意味着独立意识增强,而团体意识减弱,不得而知,但在行动上确实是这样的,就拿宿舍卫生来说,大一大二的时候,大家会注意自己生活的环境怎么样,会注意在自己值日的当天,看看地板,打理打理,每当生劳部来检查的时候。
也都是提前把卫生搞好,至于为何打扫的那么干净,却不如没打理的宿舍,卫生流动红旗从来也都没进过男生的宿舍,可能是无缘吧,但小道消息说宿舍里的人有生劳部的,就好办,来之前给个电话,走之后评比下来就是一个优秀了,只因宿舍卫生做的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于是大家也就觉得生劳部的人每次来也是敷衍着,渐渐的也就变得无所谓了,渐渐的时间过的很快,也就觉得过得去就行了。
这种得过且过的心理,我有想过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说服,但一次次的催促没用,也就失去了说服的意义了。在这种心理的导向下,渐渐的,一个人的巴掌也就失去了原先的响声了。其实,我问了很多来了大学的同学,问他们去了大学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很多说,我在大学里玩了四年的游戏,期末考也就是抱抱佛脚,过了就行了,再说当初进了本三的学校,在自己心里,本身就有种欠缺的感觉,但花了钱来读书了,背着书包出去,没有学点东西回去,有什么脸面见父母。读书无非也是为了将来可以有个稳定的工作,可以有个好的归宿,大家的想法估计都一样,不同的都是行动的问题。
在写这封信的,我是先前计划好的,每天想说些什么,就写下来,我从大一写日记到现在,坚持了近三年,三天就可以形成一个习惯,这或许不是一个习惯,因为我觉得没有一种东西我在进行,身上可能会有点不自觉的东西动,或许会闲下来干些无聊的事情,充实原本就是个正确的选择,我认为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我学着去改正,在活动上,我的思维是想到一个活动恨不得立马就可以办成的,所以有时候在活动之前有些问题想的不透彻,才会出现问题。
每一次活动,我在活动后都会自己先反省下,但每反省到策划的时候,就会想到当初这个发生的问题是不该发生的,为何却让他发生了,班委每次讨论问题的时候,基本会人云亦云,摆列出一些点子出来,基本上有的人就顺着这个点子下去,然后就开始讨论点子实施后的问题了,然后在一个小问题上一直纠结,这种会议的形式,让我觉得如果可以换种思维的方式,也许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表达上,我的想法或许表达不清楚,但在点子上,自认为还是蛮有创意的。
其实,大家在一起办一个活动,目的就是给同学多创造些在一起的机会,班委的任务,说白了就是为大众服务的。但在服务于大众的同时,我是真的感受到能和大家一起开心,其实真的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夜已经深了,我听着歌,写着这些平凡的感慨,或许读起来像拉家长,可能这就是我为何让有些人觉得站在台上啰嗦的原因了,借着这种啰嗦,我就把它当作特长了吧,写下来,到时回头看看,可能会是件让自己嘴角微微上扬的事呢,难道不是?
四年,让时间先在这里暂停一会儿,我试着回顾下这四年,我们这群孩子都做了什么,也许有些我有点淡忘了,但有些依旧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还记得大一的时候,那时我们刚到这个陌生的环境,提着大包,拖着行李箱,一幅幅稚气的面庞,从高考完的压力下到报考来到大学,穷的家里面,家长凑足了学费,打到卡上,给孩子上学,富的家里,就不用说了,这是福建大学里,宿舍条件最好的,让自己的孩子不在大学里受委屈,这几乎是每个家长的最基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