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搭救了他。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在深海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这条大马林鱼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海明威,1950~1951年《老人与海》只用了8周时间完成初稿,修改,出版。
1953年,《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作品中,海明威用倔强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从搏斗到极限,从冲破再到和解的过程。
在老渔夫身上,我们看到了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
2024年,在变速低飞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这种不向命运低头,坚持信念,不服输,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总结了8个关键词,概括了老渔夫完成一件事经历的心路历程。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想要完成一件事,经历的心路历程。不论失败与否,无愧于心。
1,初心
“大海仁慈柔美,然而大海有时也残暴,而且往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从头至尾,老渔夫对待大海的态度就像是对待女人,虽然经历过碧蓝柔美,也经历过波涛骇浪,但始终没有怨言。
有的只是自身的倔强与抗争,自言自语的自我对话,来体现生命中与大海的交流过程。
当我们在糟糕的事态中倔强的生存,被迫适应,我们就能在一息尚存中找到光的方向。
“幸运固然是不错的事情,不过我宁愿保持自己的精确,只有那样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有所准备”。
从年轻的冠军圣地亚哥,到年老的老渔夫,他的生活态度始终是踏踏实实的精炼自己。
所以,没有前面83天一无所获的等待,就不会有第84天的收获。
所有积累都是为了复利的发生,当你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有所准备。
2,迷茫
“要是鱼往深处游,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要是鱼沉到水底死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现在我得做点什么,其实有好多事可以做”。
从老人知道自己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鱼开始,他就对自己的心态力量以及自己准备的钓线有了充足的准备。
虽然如此,当他自己成了系缆绳的桩子时,他想到了大鱼会崩断钓线的。
而此时小船也飘向了西北方。回望四野,已不见陆地。
生活中我们总是被“要是这样怎么办?”“要是那样怎么办?”,控制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陷入焦虑状态。
老渔夫的这句话给了我们答案:其实我们也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做点什么,所以,尽管斜挎在肩上的那根吊线紧绷着,草帽磨的额头生疼,他努力使自己不去想,默默的忍受。
或者在你焦虑的时候,你也会想到有好多事情可以做。
3,信念
书中有两个部分提到了老渔夫念圣经的部分。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在心中的坚定开始动摇的时候,老渔夫用念圣经的方式,缓解自己内心紧张的情状。
除此之外就是哈瓦那的灯光。
“这个时候,哈瓦纳的灯光已显得不那么辉煌,这让他断定洋流一定是在将他们往东带”。
有了心中的信念,有了指引的灯光,老渔夫确信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当一个人有了行动的方向,心中的迷茫被驱散,对于前方的路就有了进一步的认定。
4,孤独
“一个人上了年纪,真不应该独处”。
经历了迷茫期的老渔夫,内心感到了孤独。然而他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所以不管怎样,保住自己的身体,为将来做准备。
“他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只见一群野鸭掠过,海面在夜空下隐现出身影,苏尔不见了,随后再度出现,他知道在无边无际的海上,谁也不会真正感到孤单”。
然而当他掉准了船头,朝着希望的东方行进的时候,他依然看上去很冷静,就像依计行事。
因为他看到了深海中海水的折光,看到钓线往前深入海中,更能看到平静的水面上那些奇怪的波动。
你经历的所有的事情,糟糕的事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过了忍耐期,事态也许会向好的方向转折,关键是你要有那种能够挺下去的意志,还要有能够判断事态发展方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