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
【释义】病:原文为伤病,这里引申为受苦、痛苦。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让一人得利。
【赏析】这是尧所遵循的处理公私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尧知道儿子丹朱不肖,不足以掌管天下,于是破例把天下传给了舜。尧说,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让一人得利。尧舜之所以被称为圣王、明主,就是因为他们从思想到实践,都是为天下着想。
02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
【释义】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将其作为以后的借鉴。
【赏析】这里特别强调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重要性。
0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做大事不拘小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赏析】樊哙虽然是个*狗卖肉之徒,却很有见识。刘邦在鸿门宴上害怕被项羽手下的人谋*,于是借上厕所的机会准备逃走,但他又担心没有向项羽告辞,有失礼仪。樊哙以此言相劝,意思是说,如果要干大事业,就不能婆婆妈妈,顾及许多细枝末节。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怎么顾得上礼貌呢?刘邦如果真的为了礼貌而回帐中告辞,恐怕早就被项羽*掉了,那么也就不会有汉家天下了。
04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
【释义】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任何事情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赏析】这是汉文帝对于农业的地位—也就是农业在当时政治事务中的作用的一个精确描述。他不但肯定了“农,天下之本”的命题,而且突出强调它的重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做为传统农业国的中国,农业在历代统治者心目中受到的高度重视。
05见微而知清浊。
【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
【释义】看到一些迹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清白与污浊。
【赏析】这句话是赞扬季札能见微知著,从微小的征兆中预见将来局势的变化,他出使鲁、卫、齐、晋等国,对各国政治变化的预见都十分准确。
06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
【释义】我常常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掉天下的人才。
【赏析】周公是古代最懂得尊重人才的人,这句话表现了他待士的诚心和对人才的重视。
07众怒不可犯。
【出处】《史记·楚世家》
【释义】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
【赏析】楚灵王是位暴君,他的仇人蔡国的观起联合灵王国内的敌对者公子比、弃疾等人,共同对他发起进攻,趁他驻扎在乾而进入国都掏他的老窝,*死太子禄。他手下的大臣给他出主意说:“请在郊外等待,以听从国人的决定。”他说:“我*别人的儿子太多了,能不到
这步田地吗?”他估计到“众怒不可犯”,没敢采纳手下大臣的建议。
08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出处】《史记·魏世家》
【释义】薪:柴草。抱着柴草救火,柴草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赏析】秦在统一中国前,相继灭掉六国,魏国也难逃此难。面对秦国对魏国的蚕食,魏曾与六国合纵攻秦,但国内也有割地换和平的呼声。魏大臣苏代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之举,他认为秦国对魏国垂涎已久,魏国的土地不割完,秦国这种想法就不会改变,割地求和恰如同抱着柴草救火,柴草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事实证明苏代的观点是正确的。魏最终因合纵之策,延缓了自身的灭亡。
0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乡往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释义】止:语气助词。景行:大路。乡:通“向”,向往。高山令人仰望,大路让人行走,
我虽不能达到,但内心向往。
【赏析】这句话是司马迁对孔子道德学问以及伟大人格的盛赞。他把孔子的道德学问比喻成高山,令人敬仰;比喻成大路,导人遵循。司马迁说,尽管我努力,也不一定能达到孔夫子的境界,但我内心却非常向往。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
【释义】安:哪里。鸿鹄:鸿,大雁;鹄,天鹅。燕子、麻雀怎么能了解大雁、天鹅的志向呢?
【赏析】秦朝末年的统治苛酷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陈涉、吴广领导的起义队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陈涉崛起于垄亩之间,他向同伴发出如果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的感叹时,遭到众人的讥笑。于是陈涉发出了这样的喟叹。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
【释义】宁:难道。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贵种吗?
【赏析】这是陈涉发动起义时向广大士兵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响亮口号。这些话透露出鲜明的反天命思想,同时显示出他的远大抱负。
12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亨:通“烹”。狡猾的兔子被捉完了,猎狗就要被煮着吃了;飞鸟被射光之后,再好的弓箭也要被收藏起来;敌国被攻破了,谋臣就要被*害了。
【赏析】此句常用来比喻封建社会一些当权者对有功之臣的忘恩负义的态度和一些贤能之士的悲惨遭遇。《史记》当中两次引用到它,一次是越国谋臣范蠡给大夫文种的信中,以说明越王勾践是个可以共患难,不可共欢乐的人,劝大夫文种急流勇退,赶快离开他;一次是韩信被刘邦用伪游云梦之计逮捕之后所发的慨叹。无论是作为范蠡对勾践为人本性的揭示,还是作为韩信对高祖刘邦*戮功臣的谴责和不满,以及对自己功成身死的命运的慨叹,都极为恰切,也极为深刻。
13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义】善于作战的将领要会利用形势,加以引导,使它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赏析】战场上,风云变幻,高明的将领善于以实力作基础,运用自己的智慧、谋略,把乱转化为治,怯转化为勇,弱转化为强,出奇制胜,攻其不备,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和冲击力,压倒和消灭敌人。孙膑教导田忌就是根据这个原则,用减灶的办法,给敌人以假象,智擒庞涓,取得了马陵之战的重大胜利。
14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义】能实际去做的人未必能讲出道理,能高谈阔论的人未必能实际去做。
【赏析】这是司马迁用来感叹孙膑、吴起有过人的才智,却不能救自身的危难的话。孙膑擒庞涓机智神勇,可不能防范早年受到的灾祸;吴起说武侯固国在德不在险,可他在楚国却因苛刻少恩而送命。
15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
【释义】善于听取反面意见叫做聪,能反省自己叫做明,能战胜自己叫做强。
【赏析】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想,说明人要学会逆向思维,听取反面意见,试着从反面考虑问题,这样往往会豁然开朗;学会从反面看自己,常常反省自己,会使自己多了几只眼睛而变得聪明;能够自我克制,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聪”、“明”、“强”都是成就大事之人应有的良好品质。
1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
【释义】掖:通“腋”,狐皮以腋部价值最高。诺诺:随声附和。谔:直言争辩的样子。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只狐狸腋皮珍贵;一千人随声附和,抵不上一个人的直言争辩。
【赏析】这句话极形象地说明直言真话的可贵。历史上人云亦云的朝臣很多,敢于直言上谏的忠勇之士却很少。纵观历史,倡导直言争辩的君主,国家往往昌盛,而喜欢听媚词的国君,王朝往往消亡。
17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
【释义】宁可做鸡的头领,也不做牛群里的跟从。
【赏析】“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认识,认为宁可在小的地方自己作主,也不愿在大的地方受人指使。苏秦以合纵游说韩王,他极言韩地势险要,拥有当世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士兵英勇,人数众多,再加之韩王的英明,本应成就一番大事,现在却向西服侍秦国,拱手称臣,现在的韩国与“牛后”无异,自然遭天下人耻笑。苏秦用此激将法激韩王合纵御秦,终获成功。
18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
【释义】把羽毛堆积起来,可以沉船,把很轻的东西聚集在一起,可以压断车轴,众多的诽谤可把金石熔化,可把骨头销毁。
【赏析】战国时期纵横家凭自己如簧之舌,游说于诸侯国之间,或合纵以抗秦,或连横以破六国。他们对“人言”的领悟极深。正是因为看到了“人言”的魔力,众多的说客才会穿梭于各国之间。
19利令智昏。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释义】因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是非。
【赏析】司马迁借此语讥讽平原君平庸贪利。公元前262年,秦进攻韩国,韩王割上党地区给秦。上党守冯亭不想归顺秦国而想降赵,派使者向赵王游说。赵豹反对,平原君却贪图冯亭的17座城邑,劝赵王接受冯亭的投降,最终因此引发长平之战,赵国40万军队被白起坑*,赵国几乎灭亡。
20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
【释义】领兵在外打仗,为了国家的利益,君主的命令有时可以不接受。
【赏析】战争有关国家的兴亡,战争中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国家的利益。将领在战争中拥有特权,对无助于战争胜利,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命令,可不去执行。
2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
【释义】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祸害。
【赏析】办事果断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优柔寡断绝成不了大器。司马迁引用这句话说明春申君晚境悲凉的原因。春申君欲长保权势富贵,信任李园,不听朱英之谏,终于中了李园的奸计而遭*害,在战国四公子中,他的结局是最悲惨的。
22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释义】太阳正中以后就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亏缺。
【赏析】这里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即任何事物达到极盛以后就要衰落。人只有进退伸缩,随时势变化,才不失为圣人。蔡泽以此劝范雎,功成身退。
23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出处】《史记·乐毅列传》
【释义】善于开创的人不一定善于完成,有好的开始不一定有好的结局。
【赏析】乐毅在给燕惠王书中,以此申明己志,表达不愿为昏主效力的决心,表现其强烈的抗争精神。
2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把国家存亡放在前头,把个人恩怨放在后边。
【赏析】国家强盛依靠忠臣良将的团结一致,尽忠报国。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就演绎了这样一曲爱国主义赞歌。正是由于蔺相如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和廉颇勇于认错,负荆请罪,赵国才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国阻挡秦兵东进的屏障。
2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释义】整个世道混浊不堪,唯独我清白;众人都昏醉,唯独我清醒。
【赏析】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派,遭靳尚、令尹子兰及郑袖嫉恨、谗害,终被放逐江南。
面对风雨飘摇的楚国,屈原已无力挽救,作《怀沙》自沉江中。此句是屈原徘徊江边,自沉
前回答一位渔翁的话,悲愤地道出了自己被放逐的原因。其中包含着对楚国国破的伤痛,对
昏君、佞臣的愤恨,以及对楚国政治清醒的认识。
2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
【释义】说:通“悦”。容:修饰容貌。壮士应当为了解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子应当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打扮。
【赏析】豫让初事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后做知伯家臣,知伯对他很尊宠。知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逃到山中,发誓要为知伯报仇。他改名换姓扮做被判服役的人,挟匕首刺襄子,不成功。又漆身毁声,在桥下伺机行刺,后被襄子抓获,他愿就死,但请求得襄子的衣服刺击,以报知伯知遇之恩,虽死无恨。襄子满足了他的要求,豫让呼天击衣后伏剑而死。
2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
【释义】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拣择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
【赏析】面对宗室大臣逐客的呼声,李斯上书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国家的昌盛在于人才的引进,有良臣在朝,事业才能兴旺,逐客无异于自断贤路。秦国若要“跨海内,制诸侯”统一天下,就必须广纳贤才。这一观点说明了广泛吸收各方面的人才,为己所用,国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28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出处】《史记·韩长孺列传》
【释义】强弩发射的箭飞到末程,连鲁国白绢也射不穿;猛烈的风吹到最后,连飘起鸿毛的力量都没有了。
【赏析】在对待匈奴问题上,韩长孺力主和亲。他指出,汉军深入匈奴腹地作战,劳师远征,
定会人疲马乏。上述比喻形象地指出了出兵匈奴劳师远征的不利因素。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
【释义】领导者身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否则,虽有法令,不能推行。
【赏析】这句话说明了作为领导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30匈奴未平,无以家为。
【出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释义】匈奴没有消灭,哪有心思顾家呢。
【赏析】卫青是汉朝打击匈奴的主将,立有赫赫战功。他为打击匈奴呕心沥血,天子曾为他兴建府第,并让他前去视察,卫青如此回答。表达了卫青誓把匈奴逐出中原,使汉朝边塞永保安宁的爱国情怀。
31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释义】大凡世上一定要有不同寻常的人,才能有不同寻常的事;有不同寻常的事,才能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因为不同一般,因为常常是第一人、第一事,所以会遭到非议,引起疑惧;也因为不同一般,才会有超出平常的成效。
【赏析】汉武帝时期,不但北征匈奴,对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经营,武帝决定开挖修筑通往西蜀的道路,劳师动众两年,却不见成效,引起许多人不满。司马相如作《难蜀父老》
,一方面宣扬汉廷通西南夷的意义,一方面又为蜀地人民的沉重负担代言。这几句话为汉武
帝开发西南夷的行动作有力的辩护。
3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
【释义】鸟将死时,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要死时,他说的话是善良的。
【赏析】这是世人对禽情人性的长期观察和总结,它符合人类的某种普遍心理——在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出于对人生的珍惜和眷恋,总是愿意将自己内心最美好的东西留下,奉献出来。
33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
【出处】《史记·礼书》
【释义】水满了若是不减少一些它便会漫溢出来;器皿满了若是不加以扶持就会倾倒。
【赏析】这是个很浅显的比喻,但其中包含了普遍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所节制,都要有个限度,超过了限度,不加节制,便会招来或“溢”或“倾”的后果。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