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钱学森
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铁道工程专业,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二届留美公费生。
美国人说他抵得上5个师,宁可枪毙也不让回国。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2009年9月,作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首批项目之一,“钱学森力学班”正式开班。
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
科技是国之利器,而科技发展,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支撑与无私奉献,黄大年就是其中优秀的一员。
图:黄大年
“惜时如命”“科研疯子”“拼命黄郎”,这些都是对黄大年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几天不睡觉,熬着连轴转;为了不倒下,就提前吃一把速效救心丸……回国的2500多天里,黄大年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始终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这是因为他深知中国在深地探测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只能通过加倍的努力来追赶。
正是这位别人眼中的“疯子”“超人”,带领团队成就了中国在地球物理领域中的多处“弯道超车”。
2017年1月8日,这位始终把国家重任放在心上的知识分子去世了。生前,他曾说:现在国家需要我们,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听从祖国的召唤,不负众望,把自己在国外掌握的先进理念、知识技能带回来,为建设科技强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每一位革命先烈,
都是播火的人。
每一位学习榜样,
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
纵然岁月改变山河,冲淡记忆,
但那些为祖国和人民而战的优秀儿女,
将永载史册!
所有的纪念,
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加油吧!少年们
提起你们的笔
把最美的青春挥洒在考场
(河南公共频道)
责编:王江龙hnr
本文来自【河南广电-映象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