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散文|从容岁月带微笑
——听一位老人的乡村述说
作者 崔洪国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是他们命该那样,那就是他们生命最真实的抒情和叙事,他们习惯了乡村的炊烟。自然最喜与炊烟为伍,他们习惯了泥土的气息,自然最喜与泥土为伴。
——题记
我终于又从城里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村子。有好几天夜里三点多我就醒了,醒来就想老家那间老屋。现在正是雨季,这城市里每天湛晴湛晴的天,说下就下上一阵子,家里离这省城也就300里路,隔得不远,想必这里下的时候,家里也在下雨呢!可别涝了,老屋虽然重新翻修过,但这大夏天雨天多,容易起潮,上次过生日几个孩子给买的蜂蜜,鲁花花生油,还有那些胖大海啥的,可别受潮坏了。也不知道老屋漏不漏雨,炕上那些铺盖在家也该拿出来晒晒了。家里的夏忙早就忙完了,地里的棒子也有一人高了吧!越想越清醒,我就把身边睡得正香的老伴捅咕醒了,“咱到城里的时间不短了,咱还是快回去吧,不在这里添麻烦了,家里有好多事呢!”“好,我和他们说说尽快送咱们回去。”老伴也睡不着了,我们就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小区树上的喜鹊和信天翁早就催着人们起床了,蝉也鸣唱了。“金风未到蝉先觉”,这就立秋了,这雨的夏天有时燥热,有时沉闷,偶尔也有清凉袭来,出来四十多天,是该回去看看了。
从济南回家的路途不远,走高速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早上起来,我和老伴就收拾得立立整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着女儿收拾好,快点送我们回去。那种感觉在孩子看来就是那句朗朗上口的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女儿是想好好给我们调理调理,这年岁大了,在家怎么也不如省城方便,女儿把我们接了来,一是让我们在身边过个夏天,二来也通过艾灸,针灸,中医给我们好好调养一下,尽个孝心。到济南后,女儿也带我们查体了,各项指标都非常好,虽然都90岁了,除了有些自然的衰老症状,其他一点毛病也没有。你说住的这小区花草芬芳,虫吟鸟鸣,每天在小区转转,在楼前小广场牵着手,拉拉呱,说说话,不挺好嘛!我们懂得孩子的心思,但是说啥也待不住了,上周就想回,女儿说是班上事多,还要考试,好歹哄着我们同意再待一周,这一周的几天怎么也说不踏实了,就想家里的老屋,想西边院里的那两条狗,想院子里种的那些菜和瓜果。出来这么久,这些东西他们又顾不上,也得天天拔草除荒才行。
家乡是最深情的思念,家是最近的远方。说回也快,不到两个小时就到村头了,就看到那扇铁门了,车拐到乡村公路上,我仿佛看到了远处的家。平原上生长着绿油油的棒子,玉米须子有的已经带黄了,无边的远处有云层低低垂着,那一边就是一片一片的蔚蓝和田野的青绿连起来了。我和老伴的情绪高涨了,眼里放光了,脸上挂满了微笑,说话也有饱满的精气神了。车到俺村子梨园的村头,我们忍不住眼睛向着外面的连村公路上望着,那是村里的同庆饭店,那是村里的盛凯粮站,那是村里刚开的夜市,听说每天晚上还有唱歌的,吃烧烤的。“现在这孩子们日子是好了,都吃烧烤了,我们找个时间也去尝尝是啥滋味。不过这牙咬不动了。”“你愿意吃改天我给你预定些,让人送到家里,做得烂糊的,你和俺爷都能咬动。”闺女开着车,应答着老人的话。老人耳朵背,老伴把话翻译给老人,老人笑了,笑得红光满面,两个老人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
车在村西的院子里停稳后,我们迫不及待地从车上下来。你说这人怪不,在城里的时候颤巍巍的脚步这一踏上家里的地忽然之间就那么有劲了,当空的太阳热辣辣地晒着,这浑身就多么通泰舒服了。我们老俩,一个奔向了院子西边的桃园,一个奔向了南边的豆角地。这四十多天,你看这桃树长的这么大了。一个一个正在熟的桃一边已经红了,一边还青着,毛茸茸的。那些桃藏在树叶里面,我用手拨开了那些翠绿的树叶,看到了满树上密密麻麻的桃在树上挂着。有不少熟透的桃子已经掉到地上了。我忙不迭地捡拾着,随手捡了一个红通通的桃子,到旁边的水龙头冲洗了一下,一边摘着树上的,捡着落地的桃子,一边吃着。这咬不动的牙,一碰到家里的桃好像很好咬了,那么脆,那么甜。去省城的时候,桃树刚开花呢,这么多天都长得这么大这么红了。经常在梦里梦到这些桃树和桃子,睡不着的这几天,我还不住念叨着,桃子也该熟了吧,有些也该摘了。不行,一定要回去,那片园子小女儿顾不上,不能没人管呐!
丝瓜在架子上一个一个往下垂着,听小女儿说,刚摘了一茬在村里分了一下。夏天的丝瓜长得最快,每天摘还摘不及。有几条长得很长很粗的,挂在丝瓜架的高处,人已经够不到了,要摘需要用钩子,或者踩了高脚的凳子。我抬了头望着,丝瓜也望着我,阳光晒在我的脸上,脸上开始有汗水流下来,这时可顾不上这热和汗。两条一大一小的狗趴在丝瓜架下,用绳子拴着,热得呼哧呼哧喘着,我们一下车,两条狗就直立了起来,欢快地跳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