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作文800字议论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5 15:32:26

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新解

杭州市建兰中学811班 张恩同

指导老师:梁小平

低谷时,“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默念。社会与自身的期望,往往在一个人身上折射出不同的光芒。面对两者的错位,我们应当理性面对。

社会对一个人的期望,带着那个时期的需求与特点,有时只是肤浅的。我们不能盲目地因为社会对自己的期望,而否定自己原来的打算,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不能因社会的评价而一蹶不振。爱迪生小学时因为提出一些所谓“另类”的问题,而被撵出学校,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家喻户晓、名噪一时的“发明大王”;萨特小时候数理成绩极差,被老师认为难成大器,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著名的哲学家和作家;韩信青年时蒙受胯下之辱,被认为是胆小鬼,受老大娘施舍,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成为战功赫赫的名将;郑渊洁小学时被开除,31岁那年被人当众羞辱,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备受吹捧、功成名就的“童话大王”。他们都没有被这个社会看好,但他们没有因社会的轻视而自暴自弃,没有放弃对自己的期望的追求,坚信自己不是他人心目中的那个一无是处的形象,并为自己而不是社会的期望而努力,最终成为自己期望成为的人。

社会上,人们总爱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而往往因为自己的喜好或信仰来对他人作出片面的判断。这种判断,也通常与现实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偏差。就像面对一本书,不学无术的人认为这是催眠工具,经商贸易的人认为这是发财良机。而这本书真正的价值却渐渐被埋没,作者的初心也逐渐被社会对其的期望所改变。我们不能让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在自己的心中留下疤痕,更不能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期望。

同样,我们也不能因社会的评价而盲目乐观。王安石在《伤仲永》中塑造的小时聪颖通悟、长大却“泯然众人矣”的方仲永,因五岁时就作出文理可观的诗,便被父亲强迫着写诗以谋取财富,得不到良好的后天教育。人们普遍认为,方仲永会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才子,大笔一挥随便写一首诗就是千金难求。而他的父亲也因此认为这有利可图,于是没有让方仲永得到良好的后天教育,这也导致了方仲永最后的堕落。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做出一点功绩,便被人们不断传颂,而有的人为了博人眼球、耸人听闻,也就不断地将这个人神化,在原有的事实上添油加醋。这样一来,社会对一些人的期望便渐渐失真,不可相信。就好比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都是张冠李戴或是凭空捏造的,然而人们却普遍相信这些事情是真实发生的,也就在心中树立了一个诸葛亮的光辉形象,而他真实的形象也就被淡忘。社会期望诸葛亮成为完美无瑕的形象,诸葛亮对自己真正的期望也就被很少人记住。

面对人们的歆羡和赞美,我们不能飘飘然,更不能因此把自己放在不断被社会抬高的位置上,而对自己有了高不可攀的期望。我们应当坚持对自己清醒的认识。无论社会赋予我们什么样的角色,无论他人期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要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要放弃追求成为自己期望成为的人的梦想,尽管这可能会被大多数人不理解甚至抨击。

而坚持对自己的期望,就一定能实现它们吗?

我们不仅要宠辱不惊、不妥协于社会对自己的期望,还有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长安,谪仙怀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理想飘然而至,又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黯然离去。是故中国历史上隐没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却又浮现出一位伟大的诗人。社会群众心中,李白是“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客、仕途不顺命运多舛的迁客;而在他心中,自己却是“仗剑去国”“千里不留行”的侠客。社会与自身的期望形成的巨大落差,让他终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事实证明,李白对自己的期望,是不符合他自身的情况的。他坚持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诚然,会走得很远,但这却是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走得再远,也无济于事。就像一只秋雁,要到南方。我们假定它是一只学过地圆说的理想雁。它飞向北方,想要绕地球一圈,最后回到南方。这显然不现实,这只大雁还没飞到北极,就会被冻死。它对自己的期望是不符合实际的。再好比一条鱼想成为游泳健将,另一条鱼想在空中翱翔,就算后者比前者多付出百倍努力,它的成就也不一定比得过前者。是狼就练好牙,是羊就练好腿;我们要跳出主观的圈子,对自身的情况作出恰当的评判,从而理性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期望,这是不妥协于社会的期望的充要条件。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李白心中,是盲目的自信,这种期望并不是可取的。而这句名言在现实中真正的体现,应是将旷世之才运用到正确的方向上,才能实现“必有用”的期望。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对未来的展望,也不是刻意背离社会的期望,而是理性面对自己与社会的期望之间的落差,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从而让自己的期望有价值实现、也有可能实现。

2020浙江高考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