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古人眼中,勤奋学习是我们立世成才的先决条件,而读书则是学习的根本途径。
的确如此,在这段时间说正热映的《清平乐》中,仁宗一朝,像欧阳公一样品德高尚、文采风流,德才兼具者比比皆是。而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宋代从官方到民间,对文化教育,或者直接说读书的重视密不可分。其实,不止宋代,中华几千年中,古人是一贯重视读书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有多么灿烂,读书就有多有味。在全民阅读时代,让我们走进古人,从王国维关于治学和读书的三重境界,感悟古人的读书生活和读书方法,找到自我的读书之道。
一、古人读书的三重境界和三种方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厚积薄发是古人非常提倡的读书方法,是的,学问只有广博,才能精进。古人读书一般不走捷径,是用扎扎实实,一点一滴的积累来成就渊博学识的。
东汉的孙敬,极其勤奋好学,常一个人闭门读书,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此,常常是废寝忘食。害怕疲倦时打瞌睡。就把头发拴在梁上,以残酷之法迫使自己苦读,后成为东汉有名的政治家。战国时的苏秦,牢记“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之耻,而每天读书到深夜,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便用锥子刺大腿这样血淋淋的方法迫使自己清醒起来,长时间苦读后,终于成为身佩六国相印、周游列国的大纵横家。他俩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说明勤学苦读的重要性。
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不仅天资过人,而且勤学苦读更胜常人。苏轼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上,为了全面、透彻和牢固掌握书中知识,常常对所爱之书反复诵读。苏轼在“雪堂”内,彻夜诵读《阿房宫赋》的故事,可作见证。苏轼在黄州时抄写《汉书》的故事,更为后人称赞。当时,苏轼的好友朱司农不仅为苏轼三抄《汉书》全卷而敬佩,更为苏轼抄写后熟读成诵,无一字遗漏而折服。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苏轼学贯古今,誉满天下的原因了。天才如苏轼尚且如此,后人求学问长进着,怎能不发奋刻苦呢?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古人不仅提倡勤学苦读,而且看中读书中思考。读书中善于思考的人,就像男子为了心上人苦苦追求而形胜皆消瘦一样。只有思考的深入,才能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独立思想和学问。这个好习惯,让古人走出了“食古不化,困于书本”的藩篱,所以中华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
明代的风流才子金圣叹,就是读书中善于思考的典型。金圣叹读书之法,可以归纳为四个字——逢书必批。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在读书中思考,写下自我见解的人。金圣点评《水浒传》,既写出了此书的价值,而且能透过书本,准确概括出人物形象的不同,所以才有对书中人物的“上上、上中、中上、中下”之分,才有“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这样的精到评价。金圣叹在思考中对原著进行二次创作,让原著有更强的生命力,真是极善读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