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吉一听这是在骂皇上荒淫无道,沉迷女色了,他心里盘算着是打算到京都参李绅一本。他上奏皇上说:"翰林院学士李绅,不仅擅离职守而且写诗辱骂朝廷,写诗发泄对朝廷不满,诗就在我手上。"唐武宗立刻召见了李绅,武宗拿起那张写了三首诗的纸,质问李绅。李绅此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也没有体察出其中的危机。对于单纯的李绅来说他没有想那么远,仅仅就说这是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没有任何的谎言。也许唐武宗也算是英明的皇帝,并没有处罚李绅,还让李绅坐了更好的官位。试想换了一个皇帝,李绅还能这么幸运吗?这个大概谁也不好说吧。就是这三首诗也差点要了李绅的命,他的生死也完全在一瞬间。
《悯农》到底有几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颗栗,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悯农》是毫无异议的李绅的作品,而这第三首也是在近代在敦煌石窟的的资料的整理与考据之中而得出的结论。但是将近一百年过去了,这些也没有得到学术界和大众的普遍认知。笔者不想搞枯燥的考据,因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笔者仅仅想为大家简单剖析一下这第三首《悯农》:
陇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梭织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资。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众所周知,李绅是中唐和白居易,元稹齐名的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新乐府运动就是秉持着乐府诗歌反映民生,反映百姓疾苦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语言也较为浅俗与实在。前两联大概就是"卖盐的喝淡汤;买棉被的睡草席"的意思。讲的就是种田和织布的人没有饭和衣服穿。后两联给出了解释:统治者们总是声色犬马,总是压迫着底层的人民,导致了他们生活的贫困。最后他告诉皇帝不要总是贪恋享受,就可以让国家和人民富裕。他将贫困全部归因于统治者的赋税。
第三首《悯农》伟大之处
身为官僚的李绅以一种悲悯与人道主义意识写出了农民阶级的不易。最难的可贵的是他明明知道写这样直指自己"老板"的诗歌可能轻则丢掉官位,重则丢掉性命。李绅依然要写,他知道作为知识分子的良心他必须要为天下百姓登高一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儒者的心,儒者的责任!三首《悯农》写的就是李绅那颗赤子之心,一颗读书人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