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魏军前锋已经逼近西城时,诸葛亮心知大势已去,仅剩一城残兵,难敌十五万大军。正襟危局,灵机一动,诸葛亮决定使出空城计,争取保全这支北伐军的残部。
他下令将城门全部打开,城墙上一概不放哨兵,撤掉所有军旗,只留几个衣衫褴褛的村妇在街道上扫地,烟绕整座城池。然后他披挂整齐,悠然自得地登上城头,手持琴瑟,让两个衣着鲜艳的小童子侍立左右。
这天清晨,司马懿带领大军终于来到西城外。本想大开*戒的司马懿猛地勒马惊停,只见西城门洞开,宛如无人之城。城头上,诸葛亮衣着整洁,正优雅地弹奏乐器,两名童子侍立其侧。
“父亲,快攻城啊!天与人归,这时机千载难逢!”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兴奋地说。
司马懿沉吟片刻,道:“不可操之过急。诸葛亮深谋远虑,断然不会敞开城门引我军入城。此必是空城计,城内设有伏兵。你看城头二童,镇定自若,显然是知晓诸葛亮的计谋,才不为我军所惊慌。”
说罢,司马懿果断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尔后缓缓撤退。
城头上,诸葛亮将计就计,继续悠然自得地弹奏着,目送魏军远去。西城这支残部得以幸免于难,成功保留实力。
三、权衡利弊,退为上策事后,有人问司马懿:“您当时不进可攻,为何反倒中了诸葛亮的虚张声势?”
司马懿不疾不徐地回答:“当大将军,我的职责不是单纯争取战果,而是要为国家长远利益着想。诸葛亮老谋深算,不会孤注一掷。但是他也架起浮光景象,让我见好就收。我当时退无可退,若强攻,就是被灭之势,对双方都毫无裨益。所以,退兵实为上策。”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听后恍然大悟。诸葛亮之所以设下空城计,正是要激将司马懿退兵。他深知司马懿稳重老练,凭实力判断局势,绝不会上当受骗。
而司马懿之所以见机行事,退兵保存实力,也是出于权衡利弊。一旦轻进攻城,要么得手擒*诸葛亮,一鼓作气消灭蜀军;要么中计覆没,招来灭顶之灾。相较之下,退兵可以重新部署,积蓄力量。
在动荡多变的军事局势中,司马懿的退兵可以说是一种稳健的策略。这既为自己争取了战略机动余地,也避免激化敌我矛盾,给了双方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