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著名的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大师费孝通先生在八十寿辰聚会上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理念。可以说,费老一生的思考,都凝练于这短短的十六字之中。
奇妙的是,这十六字理念又极好地阐释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01
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气度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气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容一切、兼收并蓄的胸怀。
早在先秦时期,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们求“和”而不得,中国最早的一批哲人、思想家敏锐地感受到人民的疾苦,提出“和”与“同”的理想。
《国语·郑语》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意思是在不同中努力寻找相近、相同,也就是求“和”的过程。
《左传·昭公二十年》则记载了齐景公向晏子请教“和”与“同”的区别,晏子以肉汤做比喻,称“和如羹焉”,用水、火、醋、酱、盐、梅等烹煮,配以各种不同的调料,这样肉汤方能美味可口。紧接着,晏子又说“声亦如味”,用音乐之美进一步阐述其对“和”的理解,美好的音乐往往是清浊、短长、疾徐、哀乐、刚柔、高下等不同声调杂相配合并相得益彰而形成,若只是一种音,则被称为“同”,这样的音声并不会和谐悦耳。
及至孔子,则直接鲜明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中国最杰出的这些思想家纷纷就“和”与“同”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说明彼时“和同”文化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成为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和”的前提下,大到民族,小到个人,尊重各自的差异,接纳彼此的不同,将这些差异巧妙地融合统一,方能万事周全,美美与共。
02
以和为美,浸润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美”文化,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更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美好期待。
尤其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世界方能共同繁荣发展;反之,就极易导致纷争。
以“和”为本的人文关怀,以“和”为美的价值观,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一脉相承。而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粮液天然秉持了“和美”文化,并以产品和美、人生和美、生态和美、社会和美等构成这一文化的内核。
五粮液的酿造,采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作为酿酒原料,汇聚五种粮食的精华,同时又保留五种粮食各自的差异化,规避了一种原料酿酒风味单一、口感欠佳的不足,“荟萃成醇”相互融合共生,最终达到“美”的境界,征服了国人,也让五粮液香飘世界。
现今,美酒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房娶亲,我们以酒待客;佳节团圆,我们把酒言欢;孩子升学,我们举杯庆贺;老友相聚,我们推杯换盏……
酒,早已浸润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五粮液在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肩负着为消费者创造更“和美”生活的使命。
与此同时,五粮液的“和美”文化,也与当今“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理念高度一致,使其成为共融共通、和谐统一的东方“和美”精神的具体体现。
03
社会和美,彰显天下大同的家国情怀
如果说五粮液“和美”文化中的产品和美、人生和美、生态和美是其做产品、做企业的内在追求,社会和美则彰显着五粮液“天下大同”的家国情怀。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美社会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国家共同实践,共建共享。
社会的“和美”,就是家国的“和美”。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行动,在实干。五粮液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将“和美”理念化身为企业社会责任,以“和美中国”为使命,助力扶贫、爱心助学、抗震救灾等,积极履行国企责任,展现领军酒企社会担当,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5年来,五粮液累计投入整合精准扶贫帮扶资金高达27亿余元,直接受益贫困群众达到15万人以上,惠及群众近100万人,对口帮扶的宜宾市兴文县、屏山县及甘孜州理塘县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
而这,仅仅是五粮液脚踏实地助力“中国梦”,推动社会和美实践道路上的冰山一角。
当你端起一杯五粮液静静品味,你就会发现,它装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装着和谐相处的智慧;装着社会和美的心愿;更装着天下大同的梦想。五粮液秉持的“和美”文化,深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道,不仅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更与当今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理念高度一致,势将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