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瓷器的内部构造,瓷器摔碎成碎片状,修复时要将碎片拼凑起来,按照碎片的碴口对碴,达到严丝合缝的程度,锔瓷中叫找碴,也叫对缝。
找碴是一个极其细致的工作,碴口对不上就不能将破碎的瓷器恢复原状,也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找碴是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也延伸成现在的找茬之意。
找碴之后第二步要定位记点,依照瓷器的裂痕结合外部装饰构造做锔钉的标记点,要求左右对称。
第三步再用金刚钻在标记点上打孔。歇后语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钻在锔瓷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金刚钻的使用可是技术活,首先要稳。锔瓷打孔不能打透,你手不稳,打穿了还要把打的孔补起来。其次要准,对准描点,稍有偏差,锔钉就钉不进去。
第四步锔钉,把锔钉安在打的孔中固定住,外表看就像一个订书钉。
第五步就要补漏,最后给瓷器盛满水,不漏水,锔瓷就算大功告成了。
一些能工巧匠不仅能修复瓷器,还能根据瓷器的外貌结构配合锔钉形成新的花式,为瓷器本身增添几分韵味,宛若新生。
有了这项技艺,皇宫贵族再也不怕瓷器打碎了,反而玩起了比赛,斗起了富。清朝八旗贵族之间流行起了“锔活秀”,贵族子弟故意打碎瓷器或者采用涨破法(将瓷器内装黄豆和水,利用黄豆的张力涨破瓷器的办法,)把瓷器弄碎,再各自去寻找锔瓷高手,将瓷器修复,比赛看谁的瓷器修的好。就这样锔瓷从一项技术发展成一种技艺,有了艺术价值,也是竞争的结果。
锔瓷可使碎瓷器复原再生,锔瓷这种民间技艺却不能再焕发生机,如果不给予保护、传承和发展,也许他就成为“活在”歇后语里的民间艺术了。
您还知道哪些歇后语是和民间技艺有关的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