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复兴
读高中时,班上的同学中,篮球打得不错的,正经有好几个。为首的是老朱,他是我们学校校队的队长,打组织后卫。当时,校队的领队兼教练,是新调来的体育老师闵力援(他是后来首钢篮球队教练闵鹿蕾的父亲)。
我们的校篮球队挺有名,曾经打入北京市中学篮球赛的决赛,参赛的队员便都成为三级运动员。大概就是因为有了老朱的倡导,他当时很有威望,一招呼,我们班几个篮球爱好者齐拥护,便自发组织了一个篮球队。
班上的篮球爱好者中,我也是其中一个。可以说,我是资深爱好者,最早可追溯到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教我体育的赵老师是我的篮球启蒙者。
六年级的寒假,体育馆的少体校篮球队招生,鬼使神差,我去那里报了名。教练让我投了两个篮,又让我来了一个三步上篮,居然收下了我,当天我就参加了训练。第一次在木地板的正规灯光篮球场上打球的感觉,很是难忘。
可惜的是,一个寒假下来,我被篮球队淘汰了,教练认为我的个子以后不会长高。近在咫尺的篮球生涯,仓促又苍白地结束了。
但是,这样的打击并没有毁灭我的篮球梦,相反,我对它痴迷依旧。
记得当年苏联迪那摩篮球队来华访问,在北京体育馆和中国队比赛,因为迪那摩篮球队中有身高2.18米、当时号称世界最高的中锋克鲁明,万众瞩目。尽管票价不便宜,票又很难买,我还是排队买到了最便宜的最后一排的一张门票,早早赶到体育馆。
比赛一开始,为了看清楚,最后几排的观众都站了起来,我跟着也站了起来,但个子哪有那些大人高!我就站在座位上看,也只是看得影影绰绰,但心里莫名其妙地兴奋。
一个孩子的爱好,可以跟随他一辈子。没有爱好的孩子,几乎没有。能够将爱好坚持到底的孩子,对于成长有利,一般都差不到哪儿去。没有一个能坚持下来的爱好的学生时代,回想起来是苍白的。
我也成了班篮球队的一员。尽管个子没有别的同学高,技术也没有他们好,毕竟也进了班队。虽然只是个替补队员,每场比赛顶多上场打十几分钟,但总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如果有那么一两个球应声入网,心里会兴奋异常,是和考试得了满分不一样的感受,很有点成就感。
周末,我们常有比赛,但我们不满足于只在本校和其他班同学比赛,渴望走出去,和别的学校的同学较量,于是便开始四下出击、东征西伐。
记得近的曾经到过北京十一中和四十九中,远的到过北京二十九中,那是我弟弟所在的中学,由他牵线,和他们学校的高中同学比赛。
我们赶到他们学校的时候,篮球场已经布置好了,用白石灰在四周画好了白线,两边画好了罚球线,还在中线的位置摆上一张课桌,桌上放着一块小黑板,用粉笔计分,很正规的样子。关键是周围站满了观众,因为是男女混合学校,那么多的女生在观看,让我们男校的这些人更来情绪,都想露一手。
我们和大人也曾经有过比赛。记得最清楚的是和眼镜六厂的厂队比赛,是在人家下班之后的晚上进行的。他们厂子有一个灯光球场,那是我们班队第一次在这样的灯光球场比赛。明亮而有些迷离闪烁的灯光下,有蚊虫在飞,球像沾上了魔力一样,长上了翅膀,电影里的慢镜头一般,在明黄色的灯光托浮下轻柔地飞舞,带有童话色彩。球砸在地上砰砰的声音,清晰地回荡着,似乎比白天要响亮得多,好像从老远的地方传过来,显得不那么真实似的。
对方球队成员的个子都比我们高,块儿也比我们大,力气更足。我和一个壮汉争夺一个球的时候,他一转身,胳膊顶了我的胸脯一下,差点儿没把我顶个跟头。比赛结束,胸脯还有些生疼,回到家脱衣服一看,撞青了一大块。
高中三年,放学后,我除了到图书馆和书店,再有去得多的地方,就是篮球场了。
那时候,长安街路南,北京饭店对面有一个露天篮球场,夏秋两季周末的白天和晚上,常有一些市级球队的比赛,票价一角钱,不贵。有时候,下午逛完王府井的新华书店,我会去那里看一场篮球赛。座位紧挨着球场两边,也没有多少观众,看得非常清楚。尽管不是国家队比赛,但也都是专业队,我看得还是很来劲的。
看完之后,往西走几步,穿过正义路回家,一路花香树荫,心里有些莫名高兴,觉得一天过得挺充实。紧张的学习中,有了篮球这个添加剂,像是给一杯汽水加了清爽的冰块。
不知为什么,高中三年,我特别爱看篮球赛,想想,可能和小学时被少体校的篮球队淘汰多少有些相关。少年时未曾实现的愿望,总想着法子进行堤内损失堤外补的一点心理补偿吧!
记得是高三刚开学的那年,在北京有国内各省市的联赛,有时候我会去看。对于那时候有名的运动员,我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女篮,我最喜欢看当时煤矿队的刘绍兰和四川队的李墨兰,我称之为“女篮二兰”。虽然刘绍兰的个子只有1.59米,但她双手中距离投篮很准;李墨兰的个子高,转身上篮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杨伯镛、钱澄海、蔡集杰则被我称为“男篮三剑客”,我痴迷于他们场上的溜底线、后场运球和砸眼儿跳投。能在现场目睹他们的比赛,很兴奋、很激动。
尽管那时候准备高考,学习很紧张,好多个晚上我还是忍不住篮球的诱惑,跑出去看比赛,家里的人都不知道,还以为我是去学校上晚自习呢!
印象最深的是那天放学之后,我没有回家,背着书包,直接奔向工人体育馆,饿着肚子,早早进入赛场,坐在空荡荡的体育馆里抱着一本书看,一直等到比赛开始。
那天晚上有四川女篮的比赛,对手是哪个队我已经忘记了,但四川女篮记得很清楚,我就是奔着李墨兰去的。比赛结束,踏着夜色独自归家,成了高三紧张复习中难得的放松和惬意。
这样美好的时光,即将一去不复返,不仅是中学时代几近尾声,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即将开始,而我那时并不知晓,吃凉不管酸,只是沉浸在对篮球无妄的痴迷中。
长大以后,我曾经当过整整10年的体育记者。1992年,我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在那一届奥运会上,美国梦之队第一次参赛,我崇拜的乔丹、约翰逊、“大鸟”拉里·伯德、巴克利等篮球巨星悉数登场。我看了那一届奥运会所有的篮球比赛,大饱眼福,补偿了少年时代未竟的篮球之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