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这句话美滋滋地刺中了我们的内心。人们常常怨天尤人,抱怨他人不能成为我们心中的那个“理想的人”,然而我们却常常疏忽了一个事实:自我们也无法变成自己心中的那个“理想的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首先,这是因为我们在心中设定的“理想的人”或者“理想的我”其实是非常抽象的,模糊的。我们可能并不清楚,那个理想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我们只是大概知道,那个理想应该是完美无瑕的,无所不能的。但实际上,这样的理想是不存在的。因为无人能够做到无懈可击,无人能力所能及。所以,我们纠结于别人不能做到我们想要的,是因为我们在追求一种根本无法达到的完美。
然后,我们在追求这种抽象的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了现实中的人和事。我们可能会忽视别人的优点和努力,只看到别人的不足。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过于苛求,只看到自己的失败,忽视了自己的成就。
所以说,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不足。我们不能期待别人成为那个我们心中的“理想的人”,更不能期待自己成为那个“理想的我”。我们需要照实际出发,真实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真实地对待每一件事。”
继续而言,这不只是接受,还包括善待和珍惜。如果我们能这么做,那么,我们也许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人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败坏。然而,我们还是会觉得对方是不够“好”的,这个“好”其实是在我们内心中设定的一个理想化的衡量标准。如果对方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就会对他们产生种种不满。然而这一切只是我们自己的幻想。
反过来看,我们自己也难以成为我们心中的那个“我”。我们总是期待自己能够更好,但往往无法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这其实是一种无尽的循环,我们在追求却追求不到的东西。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呢?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我们都无法成为冀望中的完美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强项,没有人能够做到在所有的方面都完美无瑕。同时,我们也要接受别人,装下个体差异和特质,为他人的成长和努力感到欢喜。
其次,我们要学会珍视现在、活在当下。我们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的这一刻,而不是过去的遗憾或者未来的期待上。当我们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努力和成绩,当我们感到现在的生活中充满了美好,我们就会觉得满足。
总的来说,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不要因为别人不能成为你心中的那个“他”,或者你自己不能成为你心中的那个“我”,就对生活和自己失去信心。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人心中的完美形象,也不可能做到自己所希望的一切。但是,只要我们能接受别人和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就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毕竟,完美只是一个理想,而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