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命?(小说)
老王是电厂两外人员。
说他是两外人员并无贬意,仅仅是外包工程、劳务派遣人员的统称而已。
用老王的话说,自已这辈子没大出息,马马虎虎。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不想复读,也不想像父辈那样“面向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小小年纪跟随村民眼里的能人,就是大家平时常说的老板、包工头,走南闯北,出力流汗,泥瓦匠、搬运工、电焊工、修理工……,啥苦活脏活累活都干过。
一年又一年,过着撇家舍业的日子,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苦点累点,挣不着大钱,但总好过在老家那几亩薄田里刨食。小日子也是一天天红火,前几年,老王还盖起了红砖大瓦房,框架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家庭条件在整个村子里也是数得着的。
老王性子稳重,做事讲究一板一眼,中规中矩,他的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急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小心行得万年船”。
老张对老王的做派很不以为然。
老张是老王的发小。
老张和老王是一个村出来的,老搭档。从小到大,从学校到社会,打工盖房,结婚生子,两人的人生轨迹像重合的一条线。
但老张在老王面前,总自我感觉有那么一点优越感。
老张的家庭条件比老王好。老张的父亲是退休教师,70年代的乡村教师。87年赶上国家民办教师转正的机会。现在每月拿到手的退休金小八千。老张一家有意无意的啃一点老。老王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这几年有了新农合,两老口每月能拿到手三百元。老张要时时接济老人。
说起孩子,老王是女儿,老张是儿子。在老张老王生育年龄时,国家搞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所以不管生男生女,他们都只能生一个。在广大农村,有一句话比较信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终究还是别人家的,只有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老王老张都供出一个大学生。老张的儿子上的985大学,老王的女儿上的211大学。虽说老张老王基本上分不清985、211,但感觉好像有点差距。
老张家的房子比老王家的气派些。
单讲身高,老张也比老五高那么一公分。
老王有时就想,这大概就是命!
老张给人的印象是精明能干,风风火火。电厂的管理比较严格,制度也很健全。但百密一疏,总有管不到、看不的地方。老张这时喜欢省些安全措施,干起活来觉得又快又爽。
为这种事,老王多次劝老张小心点。
老张说,我干了几十年了,还不知道小心点?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我知道分寸,你什么时候见我出过事?你不要叨叨,再说即使出事也不赖你。
被怼几次后,老王心想,一心为你好,不领情也就罢了,还埋怨人。老王感觉自讨没趣,慢慢就不作声了。
但在参加一次电厂大修时,还是出事了。
大修末期,老王和老张被安排到一块,在渣仓搭设脚手架。因需要起吊脚手架板,渣仓7米平台拆除了一块格栅板作为临时吊装孔。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没有设置临时围栏。准备起吊时,老王习惯性地将安全带挂钩挂在了渣仓析水管上。老张的安全带就挂在身上,好巧不巧,这时老张来了一个电话,打电话时,老张一不留神,从7米平台临时吊装孔坠落至零米地面。万幸的是,渣仓底部地面上堆积了不少废弃的防火材料,减轻了冲击力。即便这样,老张也受了重伤。劲椎骨折,颈髓损伤,造成高位截瘫。医生说,老张这辈子站起来的希望渺茫。后半生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老张绝望、悲伤、后悔、懊恼、无奈,五味杂陈。
老张出院后,回了老家。
老王专门休班回老家探望老张。老家这几年变化大,村村“五通”,干净卫生,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柏油路宽阔笔直,房屋鳞次栉比,高大明亮。欢声响语,时起时伏。
老王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老张。老张说,早听你的,也不至于这样,现在后悔也晚了。老王想安慰又无话可说,两人只是唉声叹气。临走嘱咐老张好好休养。
老王在心里想,这真的是命?平时没有养成挂安全带的习惯,多简单的事,有因必有果啊。
老王不争气地想起那个矮1公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