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笔尖流出的故事范文六年级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30 08:09:54

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笔尖流出的故事范文六年级(1)

习作指导

一、审题:

1、本次习作要求从提供的三组环境和人物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小说)。

2、写的时候注意:

①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②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③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提纲

1、开头

运用环境描写开头,为下文做铺垫;(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2、中间

参考本单元学习的三篇小说的写法,联系生活中的人物和事情安排情节:

①开端(事情的起因)

②发展(事情的经过)

③高潮(重点,详写)设置悬念

④结局(出人意料)出现反转

提示:

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方法刻画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

②穿插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

3、结尾

首尾呼应,再次进行环境描写,暗示结局,让人回味悠长;或是一个特定场景,令人意外;也可以是一种感悟,令人深思……

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笔尖流出的故事范文六年级(2)

范文 (1)

开满丁香花的校园

又到了丁香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学校都弥漫着花的清香。

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宣布,六(5)班将有一位年轻的新老师来任教。 “淘气包”张明听到这个消息,嚣张地叫着:“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管换哪个老师,我还是六(5)班的老大!”人称“小辣椒”的班长王寒冰严肃地批评了他。可张明不屑一顾,根本不放在心上。

他想,反正每个老师都说我是个坏学生,这个李老师肯定也是这样。我要给他一个“下马威”。于是他来到操场上,将操场上的丁香花摘了许多下来,想看看新老师会拿他怎么办。班上的同学看到了,将这件事告诉了班长,班长一路小跑跑到了“案发现场”,大发雷霆:“张明!你怎么不听我的劝告呢!你就等着挨揍吧!”说完就气呼呼地往老师办公室走去。张明知道,又会有一场暴风雨等着他。

班长走后,张明想了想,觉得自己刚才有点冲动了,他决定偷偷溜走。却看到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男老师健步走来。“你就是张明吧?”“我,我是张明。”李老师微笑着说:“谢谢你,在小路上铺满鲜花来欢迎我,老师非常感动啊。老师听说你很勇敢,是一个小英雄,经常打抱不平,保护小同学。是这样吗?”

张明听了不由得愣了一下,呆呆地望着李老师,只见李老师笑眯眯的不像生气的样子,他想:长这么大,还没老师夸过他呢!他心里顿时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受。李老师接着说:“老师希望你以后能够做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老师把咱们的班级管理好,老师相信你有能力,也一定会答应老师的,是吗?”听了李老师的话,张明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老师,我一定不辜负你的希望!”

丁香树下,一对师生拿着笤帚一下一下地扫着地上的丁香花瓣,他们有说有笑,满树的丁香花在风中摇摆着,散发出阵阵清香。

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笔尖流出的故事范文六年级(3)

范文 (2)

冬日暖阳

  天阴沉沉的,北风尖叫着,夹着大片大片的雪花。路上的行人都把衣服裹得严严的,生怕那刀子般的寒风钻进去。

刚放学的陆天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厚厚的雪里,艰难地往家赶。看到同学徐明迎面急匆匆走过来。徐明是一名志愿者,他经常给流浪猫流浪狗送食物。俩人打了个招呼,就分道扬镳了。

“汪汪……”一阵病恹恹的狗叫声传进了陆天的耳朵。也许是因为太冷的缘故,陆天把那狗叫声当做了“耳旁风”,继续往前走。

“汪汪……”又一阵狗叫声传来了,似乎要哭的声音拉住了陆天的脚步。他在墙角的一个小洞里,发现了身上脏兮兮的小狗。那只小狗的腿被包扎着,渗出丝丝血迹,地上是些许面包渣。肯定是徐明给小狗包扎的,又喂了它面包。只见小狗身上被雪淋得湿透了,小腿还在不住地发抖,只是用乞求的眼神看着陆天。此时风裹着雪吹进了陆天的脖子里,他更冷了。

怎么办?带回家吗?它这是一只流浪狗,身上这么脏,妈妈会同意吗?算了,还是快点回家吧,风雪这么大,妈妈会担心的。这么想着,陆天转身就走。 “汪汪……”又是一阵狗叫声传来了。陆天再次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小狗,越看越愧疚,他想,徐明为流浪猫流浪狗做了那么多事情,我难道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吗?

于是,街道上多了一个怀抱小脏狗的孩子。那个小孩,弯着腰,尽可能地把小脏狗护在怀里,风渐渐停了,雪也渐渐停了,太阳穿过层层乌云放出耀眼的光芒,带来丝丝暖意。

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笔尖流出的故事范文六年级(4)

范文(3)

月光下的村庄

深秋时节,山村的夜,在朗月的映照下,有些清凉,带些寒意。

铁蛋的爸爸妈妈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他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铁蛋打小时候起就懂事,洗衣、做饭、喂猪、养鸡……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他总是抢着做。在学校,铁蛋学习那可真是没得说,门门功课都是第一,学校的老师、村里的邻居一见到他,都竖起大拇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次铁蛋爷爷背着土豆赶路,在山路上摔了一跤。这一跤可是摔得不轻,再加上爷爷本来年迈体弱,在医院治疗一个月后,回到家里休养。

这天晚上,铁蛋来到爷爷的床头,说:“爷爷,您安心养病吧!我在家里照顾您,这学我不上了。”“胡说!怎么能不上学呢!”爷爷明显有些激动,也有些生气。铁蛋明白,家里一贫如洗,没有了爷爷平时的劳作,即使上学也没有钱。“爷爷,要是没有了您,我上学也不安心呀!”说着,铁蛋的泪水不由地流了下来……

就在爷孙俩一筹莫展的时候,屋外传来敲门声。铁蛋抹干眼泪,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表哥阿明。“明哥哥……”小铁蛋一头扑到了表哥的怀里。“小铁蛋!”表哥一把抱住了铁蛋。铁蛋的这位表哥在省城教书,听说外公摔伤重病,特地远道而来看望外公。

铁蛋拉着表哥的手,来到了爷爷的房间。阿明看到外公的样子,也流下了眼泪。阿明说:“其实,我今天上午就到了咱们镇,联系了镇政府和铁蛋上学的学校,根据扶贫政策,镇政府和学校打算每学期为铁蛋减免学费,还会发放助学款,铁蛋上学不用愁了!”“太好了!”铁蛋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感谢党和政府啊!”铁蛋爷爷这些天来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外公,这一万元,是我的一点心意。来的时候,妈妈再三强调,要让您安心养病,您和小铁蛋的生活费我都包了!”爷爷颤抖着接过钱,眼中含着泪水,抚摸着铁蛋的头,无限感慨地说:“铁蛋,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表哥,你一定要好好读书!”“爷爷,我一定会好好读书,长大了回报国家,报答表哥,孝顺您!”铁蛋扑进了爷爷的怀抱。

月光透过窗户,投射到屋内,那么温柔,那么美好。这一晚,铁蛋是多么开心呀!

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笔尖流出的故事范文六年级(5)

范文 (4)

美丽的谎言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因为我的入学考试是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过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

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那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同学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笔尖流出的故事范文六年级(6)

范文 (5)

星星点灯

星星是个盲人,她的名字是小时候被人送到儿童福利院时院长给起的。院长充满怜悯地说:“这孩子眼睛失明了,名字上该给她点儿亮光,就叫‘星星’吧。

星星长大后进了盲人福利工厂工作,之后在一条小巷里有了自己的住房。就是这条小巷一到晚上就黑咕隆咚的,没有路灯。

星星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把眼睛治好。工作以后,她就开始攒钱。她听人说过,做手术需要很多钱。星星终于攒了一万元,她想该差不多够了,于是就去了医院。然而,医生的诊断却使她万念俱灰:先天眼组织缺损性失明,没法治!命中注定,星星将永远和黑暗为伴。星星失望极了。

一天,星星和往常一样早早就上床睡觉。到了晚上,她能做的事就是睡在床上,听隔壁人家电视机里传过来的声音,一直听到困乏了睡着为止。突然,她听到与电视节目无关的一声惨叫,像是有人骑车在门口摔了一跤,跟着就是一个女人痛苦的*。星星赶紧起床,打开门问谁摔倒了。女人说:“快救我,我的腿大概断了。”星星就摸到隔壁居委会主任陈大婶家去拍门,还大声呼喊救人。邻居们闻声都出来看,摔伤的女人很快被几个好心人送去了医院。

因为这件事,人们议论纷纷,有人愤愤不平地问陈大婶:“为什么路灯管理所总是不肯到这里来装路灯,就不能让电视台、报社来采访呼吁一下吗?”陈大婶解释说:“人家讲了,这小巷不在规划范围内,居民要求装路灯也可以,但需要大家出钱。竖电线杆、拉电线的费用大概要一万元。”此言一出,人们就不再议论,都各自回家去了。

星星听了人们的议论,突然有了很古怪的想象,觉得小巷跟她一样没有眼睛。第二天,星星拿着一万元钱找到了陈大婶,说由她出资来为小巷装路灯。陈大婶不同意,说这笔钱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太不容易了。星星问:“小巷有了路灯是否像人有了眼睛一样就方便了呢?”陈大婶说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星星心满意足地说:“这就对了!”之后,任凭陈大婶再怎么劝,星星也不愿放弃这个决定。星星的义举也感动了路灯管理所的人,他们很快组织施工,给小巷装好了路灯。亮灯那天,小巷里的人都像过节似的那么高兴。有人说:“这装灯的钱不该让星星掏,还是我们大家出吧!”

星星走在装好路灯的小巷里,似乎看到小巷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冲着她笑呢。星星想着想着也甜滋滋地笑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