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位公差等级和公差值的选择原则:
(1)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综合考虑加工经济性、结构特性和测试条件。
1)形位公差等级共分为12级。1级为最高;5级和6级应用最广;8级和9级适用于一般精度要求,通常按尺寸精度4~6级制造的零件;11和12级用于无特殊要求,一般按尺寸精度7级制造的零件。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经济。
2)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性。对于刚性差的零件(如西常见、薄壁件等)以及距离较远的孔、轴等,由于加工和测量时都较难保证形位精度,故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形位公差可适当降低1~2级精度使用。如:孔相对于轴;细长比较大的轴或孔;距离较大的轴或孔;宽度较大(一般>1/2长度)的零件的表面;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平行度;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垂直度。
(2)综合考虑形状、位置和尺寸等3种公差的相互关系;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如两个平行的表面,其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平行度公差值。
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轴线的直线度除外)在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三、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
零件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数值越小,表面越光滑,表面质量越高,但加工成本也越高。因此,选择时既要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又要符合加工的经济性,即在满足零件功用的条件下,评定参数的数值越大越好。
附:表面粗糙度Ra的常用数值段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