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铁背鸟介绍,烙铁背鸟吃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01:14:43

禾花雀之谜

二十年前,有一种麻雀大小,胸前长着黄色羽毛的小鸟。每年秋季,当广东的水稻杨花之际,它们就成群结队的来到稻田里了。盘庚十天半月后它们会陆续离开,年年如此。这种极具特色的小鸟,广东人叫它“禾花雀”。

那时候,禾花雀还是一种数量很多,广为人知的小鸟,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它们依然鲜活。而现代的90后,大多数人没有见过禾花雀,甚至不曾听说过它。

秋天,广东的稻田一如既往的扬花结实,而禾花雀,却没有再来了。

那么,禾花雀到底是个什么鸟?它们去了哪里?

禾花雀,中文名黄胸鹀(wú),拉丁学名Emberiza aureola,是一种体长只有14~15厘米的黄色小鸟,生活在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里。

夏季,它们在西伯利亚一带的北方生儿育女。冬季,它们在温暖的中南半岛和中国南岸越冬。

春秋两季,它们在南北两地间迁徙。在迁徙季,它们喜欢集群,喜欢在稻田取食。中国北方俗称黄胆、烙铁背,而南方俗称禾花雀。

烙铁背鸟介绍,烙铁背鸟吃什么(1)

禾花雀并没有去别的地方,毕竟千万年以来的习性不会在短短的20年内改变。现在广东秋季的稻田不见禾花雀,只是因为它们已经极度濒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黄胸鹀的评级,从2000年最安全的低危--2004年的近危--2008年的易危--2013年的濒危--2017年的极危,连续“五级跳”只用了短短17年时间!这在自然界是十分罕见的。IUCN认为,人为过量捕*是导致禾花雀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禾花雀真的极度濒危了吗?

2017年,香港观鸟会发起“数数鵐”的鹀类调查,广东省黄胸鹀的记录为零;

2018-2019冬季,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发起【寻鵐记】活动,倡议民间观鸟爱好者对黄胸鹀越冬地进行志愿调查,仅仅只有2起目击记录,数量52只;

2019年12月,“守护南精灵”项目,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组织广东省21个地级市调查人员进行黄胸鵐野外同步联合调查,出动调查人员168人次,仅仅只有4起目击记录,数量仅为29只。

2020年,因为禾花雀的珍稀现状和快速滑向灭绝的趋势,国家林草局将黄胸鹀/禾花雀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

烙铁背鸟介绍,烙铁背鸟吃什么(2)

如何拯救禾花雀?

采取有力措施,拒绝捕*禾花雀,保护好它们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护佑它们的迁徙。

黄胸鹀/禾花雀的繁殖率不低,窝卵数2~7枚,以5枚居多。只要不再继续捕*它,保护好它们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护佑它们的迁徙,黄胸鹀/禾花雀还有一线生机。

和时间赛跑,禾花雀灭绝和存在只在某个临界点。它的命运或许就在当下你点点手指的瞬间。

烙铁背鸟介绍,烙铁背鸟吃什么(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