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故事大全,熊猫讲故事大全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01:33:07

世界万物都值得我们欣赏与尊重,但是大熊猫的意义,似乎更有其独特的价值。它的外形憨厚可爱,惹人喜欢;它的性格与世无争,引人侧目;而它在漫长的物种进化中,从“食肉”渐渐地进化转变为吃竹子,避免了与人或其他动物争夺食物造成的伤害,充分体现了这一古老生物的高超智慧。但是这些对于大熊猫来说,并不重要,在野外自由自在地生活,才是它们最喜欢的事情。

食不分昼夜,睡不择栖处,排泄也无固定地方。它们爱游荡,没有固定的觅食处和休息地,在竹海里游荡觅食,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大熊猫都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独来独往,难觅其踪。

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体重可达90~130千克,站起来的身高约1.7米,看起来身材庞大,行动迟缓,其实大熊猫的行动十分灵活,无论是觅食还是爬树,都是高手,只要需要,大熊猫在林下能够以每小时40千米以上的速度奔跑。

天生会爬树

大树,对于大熊猫来说,不仅仅是躲避危险的地方,还是休息放松、玩乐的地方。对于从小深谙爬树之道的大熊猫来说,它们全身的关节都非常灵活,可以像柔术演员一样完成高难度动作。在爬树的时候,前肢贴着树身,慢慢向上,直到后肢直立,然后爬上大树。在下树时头朝上,慢慢下退,直到接近地面时,才敏捷地一跃而下。

它们在树上,可以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享受和煦的阳光,还可以在树上居高临下,下面有什么风吹草动,放眼一看,便了如指掌。有时候它们整天甚至几天待在树上,或睡或坐。当遇到天敌或者相互追逐嬉戏的时候,它们也可以很快地爬到高高的树上去,对手对此也毫无办法。

对它们来说,在树上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体型的问题受到太多的限制。它们可以游刃有余地在高大的、令人目眩的树梢上,荡来荡去,却毫不畏惧,每当以为它们快要掉下来的时候,它们总能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在树上睡觉的时候,它们也会找到一个舒适的树干分叉处,骑着坐,抱着睡,甚是惬意和享受。

天生好水

中国有句古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山林中生活的大熊猫,就像是一位隐退的智者。密林中的小溪边,或者潺潺流动的泉水边,时常可以看到大熊猫的身影。

一只大熊猫要建立生活区,就得在800米以内找到一处水源。为了找到干净可口的饮用水,大熊猫常常不惜长途跋涉,从高高的山上来到河谷之中,一旦到达水源处,便开怀畅饮。有时不顾姿态躺卧在水边,拉开架势,一口气喝足之后,就开始与同伴嬉戏打闹,玩得不亦乐乎。夏天在水中洗澡,冬天也可以在冰天雪地里冬泳。

大熊猫可以游山玩水,可以横渡湍急的河流,也可以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向远处疾跑;它们既笨重又灵活,既憨厚又机敏,是不可貌相的动物。

熊猫故事大全,熊猫讲故事大全(9)

素食之路

生活在野外的大熊猫,总是能找到一条充满智慧和富有生趣的生存之路。几百万年前,为了摆脱与其他食肉动物的竞争,它们选择了一条素食之路,开始以竹子为主要食谱。而选择这样的饮食习惯,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它们得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吃饭上。

原本是食肉动物的大熊猫,改变了食性,却没有改变肠胃的吸收能力。竹子营养比较低,大熊猫的吸收率也低,因此,它们只能改变生活习惯,用不断地进食来满足生存所需要的能量。

有趣的是,大熊猫即便不吃肉了,也不会委屈自己的口味。吃竹子,它们也会精挑细选,活脱脱一位竹子品鉴大师。无论季节变换,无论何时何地,竹笋永远都是它们的最爱,只因为竹笋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都十分丰富,特别是糖分含量最高,甜甜的,吃起来十分可口。

一到春天,新笋冒尖的时候,大熊猫就会在竹林里穿巡,采食新笋。而到了夏天,它们爱吃一两年生的竹秆,秋季时喜欢采食竹叶,冬季则爱食老竹笋。大熊猫不仅挑剔竹子是否鲜嫩,还对竹子的分布区域和种类有要求。它们最爱采食海拔在1800~3200米范围内的各种竹类植物。

选好方位,选好地点之后,美食家大熊猫还要进一步地分片、分株去选择。这时候,大熊猫会采用“之”字或者倒“8”字形,分别细选,边走边选食。一切准备就绪,大熊猫找到一片空地,专心致志地坐着或者躺着吃了起来。

虽然大熊猫看起来慢吞吞的,但是吃饭的时候,它们毫不含糊。从选食、准备到吃入食物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似乎显得很紧凑,迅速地咬切,略加咀嚼,常常在前一口还未吞下时,就又伸出前爪去抓竹子。经过漫长的使用和演化,大熊猫的腕骨(桡侧籽骨)也进化为了一根伪拇指,帮助它牢牢抓住竹子。

大熊猫的演化包含着特征和习性的复杂因素,它们一直针对着环境的变化做着有利生存的改变,唯一不变的是,800万年来,在野外竹林中自由自在的灵魂。

与人为邻

熊猫故事大全,熊猫讲故事大全(10)

要拯救一个物种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护其所在群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物种内部遗传的多样性。今天,在保护大熊猫的我们必须固守的最后一块阵地,就是保全那些充满野性的自由生活的种群。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从祖先开始,历经小种大熊猫、巴氏大熊猫,最后发展到现今的现生大熊猫,它曾勇敢地面朝大海,翻山越岭;它曾告别了剑齿虎、剑齿象,最终伴随着人类一路走到了今天,成了生物进化史上最著名的动物“活化石”之一。

如今,大熊猫不仅仅是分布在中国的珍稀动物,也是当今濒危物种保护的代表之一。大熊猫早已与中国的文明和文化融为一体,是中国的“国宝”。

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许多动物专家,将保护大熊猫的议题放在了紧要的位置上。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投身荒野几十年、追寻大熊猫踪迹的研究人员。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常常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它们非常善于隐藏自己的踪迹,因此,野生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有着极大的困难。

对于中国来说,大熊猫具有生态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对于投身大熊猫保护的人们来说,大熊猫能否继续繁衍,这个种群是否可以不断壮大,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为此,他们有人付出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还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依然还有人不遗余力地去荒野中追寻大熊猫。

到今天,人们对大熊猫的认知程度是前所未有的。1999年到2003年,中国完成了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当时成年大熊猫的数量为1596只。到了2015年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11年到2014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了1864只,相比于前3次调查,大熊猫数量正在以合理的种群结构稳定增长。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大熊猫仍然面临总体种群太少、人类干扰、栖息地破碎化、疾病和天敌等多方面的威胁。在继续加强针对野生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研究的同时,迁地保护自然就成为就地保护的一种必要补充手段。科学家们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攻克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难题,目前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经达到600余只,种群遗传多样性不断提高。同时,放归大熊猫的念想很早就在迁地保护工作者心中扎下了根。动物是属于大自然的,自由地生活在山林里的大熊猫才是真正的大熊猫。从2003年开始,中国开始了大熊猫的“野化放归”计划。截至目前,9只人工繁育大熊猫被放归自然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我们和大熊猫同住一条河,同饮一江水,所以保护大熊猫,不仅保护了它们的栖息地,也保护了人类自己。在中国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壮观、最为珍贵的野生动物群落。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动物在这一片栖息地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也让这一片土地充满蓬勃生机。从野外追踪到栖息地的保护监测,从迁地保护到野化放归,我们从认知大熊猫,到繁育大熊猫,最终要让其在一片完整、连续和更为广阔的家域永续繁衍。2021年,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就是大熊猫保护的呈现终极形式。大熊猫国家公园将见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贡献。

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