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连成一句话,一句话串联四大名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18:05:40

四大名著连成一句话,一句话串联四大名著(1)

听周汝昌老人讲四大名著像聊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乍一听不成体系,却自有真情流露,倍感亲切。

一、 三国演义的内涵

1 小说也称外史、野史、稗史,它是隶属于史的范围。

2 三国演义的魅力,天地人三才,被作者抓住了,这是体现中华文化内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

3 三国演义的缺点,(1)罗贯中整理民间传说,参照史书向正史靠拢,降低了艺术趣味。(2)书中人物像木偶人耍帝王将相,缺乏中国真正的人生、社会。

二、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 替天行道的天是指哪个天?肉眼看到的蓝天?上面的玉皇大帝?不是,这个天,是皇朝、皇权的代表人物,就是皇帝。

2水浒传不反皇帝,只打奸臣。替天行道是代替皇帝管理天下的意思。

3水浒传最完美的人物是花和尚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大彻大悟,活的洒脱。

4水浒传里的女性要么淫荡要么粗鲁,任男性摆布。

三、 从三国到水浒

1三国的语言是文言还是白话?胡适把文言和白话的界限分得太严格了。三国中的文言基本出自史书,是从史书里面抄来的。

2水浒传里的语言,按其语言的表现方式,似从南宋即开始创作,绝不是宋朝以后的人所能追忆,或者模仿想象的。成书不会晚于元朝,明朝人做小说和这个完全不一样(我曾考证过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的语言,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语言几乎雷同,儒林外史则全然不同,这对红楼梦成书年代的研究似有帮助)。

3三国与水浒的缺陷,三国的人才都悬空了,没有民众基础,同时以军事学为基础,缺少人的感情,基本不写内心活动,缺少文学艺术的灵魂。水浒传则着重写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唤起人的感情,但也是蜻蜓点水,深不下去。同时在于能粗不能细,好的艺术应该大小粗细收放自如。

四 、西游记的真诚

1西游记的作者是丘处机、吴承恩、徐霞客?有待考证,是不是吴承恩还不好说,出土元代的古瓷枕,上有唐僧取经的画,可见元代西游记就已盛行。

2真实的玄奘偷渡出境,“乘危远迈、仗策孤征”,是求真求诚的精神,这正是西游记全书的精神,打动人的地方。

3西游记与红楼梦有相通之处,(1)贾雨村的正邪两赋之论同时也关合美猴王的半人半妖之性格。(2)石猴出世、大石化玉,孙悟空和贾宝玉都是从石头化来。

4金箍棒的本义,金箍棒原本是荆觚棒,觚,棱角的意思,讹传成了金箍,东海龙宫里的定海神针两边是没有箍的。荆觚与通灵宝玉有除邪祟的作用,都有辟邪的意思。

五、红楼梦中情

1红楼梦特殊的表现手法,一笔多用,正话反说、伏线千里。不像其余的三本正面直白表现,没有背后深层的意义。

2情是红楼梦的特殊意义和价值,红楼梦具有其它古典小说最缺乏的质素,就是人的情。这个情,是施予,给人同情、怜悯、安慰,我能力有限,只能够做这么一点,我来奉献给你,你从我这里得到哪怕是一点安慰,我心里也比较安然。没有人理解我,骂我,我甘心,我愿意的情,并非狭隘的才子佳人、男女关系。

六、我心目中的红楼梦

1一条大脉络,两个水源头。大脉络,人才,人才论将四大名著连成一气。两个水源头,抛开三国演义,曹雪芹对三国演义不感兴趣,对水浒传、西游记却是密切注意、深细思考,而且非常欣赏。(1)水浒传写108位绿林好汉,红楼梦就写108位脂粉英雄。(2)孙悟空是石猴出世,贾宝玉也从石头那里来,而且两个都是正邪两赋,行为偏僻,性格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2从黛玉葬花说起,(1)第一次葬花是宝玉,黛玉是后来的,两人共读西厢,然后一起收拾落花,妥善掩埋。(2)大观园真为元春省亲而造?非也,大观园是为了表现葬花!(3)四月二十六日未时是贾宝玉生辰,是石头下世投胎的时间。(4)贾宝玉是全书的中心,108个女儿,他心心相念,死了的悼念,活着的怀念---不知她现在落入了什么境界。(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荒唐中有辛酸?荒唐来掩盖辛酸?辛酸需要荒唐来帮忙?荒唐和辛酸的关系需要好好来研究。(6)红楼梦应该看那一个版本?周老推荐蔡义江、郑庆山、梁归智三个版本,原因是把前80回与后40回分割的清楚。(7)贾琏是二爷,是因为在贾府大排行第二,贾珠是大哥。(8)石头和神瑛侍者谁才是宝玉的前身?周汝昌认为石头下界,偷袭了神瑛侍者的外形投胎做贾宝玉,真正的神瑛侍者投胎做甄宝玉,林黛玉认错了人,还错了眼泪(此点我大不认同,应为神瑛侍者投胎做贾宝玉,石头化作通灵宝玉戴在贾宝玉的脖子上,参悟人生冷暖,但也有些许疑问,大石下界是要受享一番,仅作为饰品如何受享呢?)。

讲后感言

各用一个字来描述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忠,水浒传是义,西游记是诚,红楼梦是情。(我的理解,忠、义、诚,固然是人类的高贵品格,但情是它们的基础,三者又可共归于一个情字,所以似可解释红楼梦在四大名著里艺术成就最高。)

附录一 红楼梦人物的内心世界

1程高本120回红楼梦是出自内务府刊书处,是政府行为,掌管四库全书的和珅令高鹗讲红楼梦大加篡改,伪续后40回又篡改前80回,不是曹雪芹的原笔原意。

2书中108个女子周老最喜欢史湘云。

3不要对索隐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同时考证是研究红楼梦科学、可行、正确的办法。

4电视剧红楼梦(87版)有成就、有缺点。

5仍坚持脂砚斋就是史湘云。

6薛宝钗和林黛玉周老都不喜欢。一个少年老成没有风趣;一个尖酸刻薄,太不厚道。

附录二 从中华文化看红楼梦

1王国维引西方哲学文化来评判红楼梦,不符合曹雪芹的创作原意。

2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小说。(白先勇先生细说红楼梦里的论红观点我基本都不赞成,但他说读过与没读过,读深与读浅对中华文化的领悟是完全不同的,这点我赞同。)

3季羡林老先生说,下一个世纪应该是东化,不要他们老化我们。

4(以下答提问)不评论红楼梦里是否隐写了一段清宫秘史。

5贾宝玉最后是出了家,但不一定就是最后结局,也可能是寄生佛寺,但并非真正看破红尘。

6红楼梦里的诗词,曹雪芹要模仿大观园里年纪不大的孩子,所以诗句不能太高明,品格太超高。到了葬花词、秋窗风雨夕、桃花行,那诗句就不得了了。

7不喜欢林黛玉的原因,(1)看不出她除了贾宝玉关怀过别人。(2)挖苦、奚落、侮辱刘姥姥。喜欢史湘云的原因,心直口快、打抱不平、“英豪阔大宽宏量”。

附录三 红楼梦的艺术欣赏和续书评价

1盖一座大观园其实只为葬花,第二十三回,第一次葬花,葬的是桃花,第二十七回,第二次葬花,葬的是石榴、凤仙等各色落花。这各色花分明就是一众女儿。

2希腊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悲剧是性格悲剧。曹雪芹式的悲剧是这两大悲剧的结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