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与李兰娟院士合影
从“非典”到“禽流感”,再到“新冠肺炎”,哪里有紧急的疫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一张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脸庞感动了无数国人,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医者最美的容颜。
钟南山和李兰娟两位院士出席第二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
2020年第二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前不久在北京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热心于医疗公益的医师们齐聚一堂。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分享了自己在疫情中的经历和经验,并从救治和防控两方面对当前的抗疫防疫工作献言献策。
01
我是想学习,想学医学知识。农村缺医少药,需要有人为大家的健康去提供服务。
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一户贫困的农村人家,大伯伯因为饥饿而死。直到解放初土地改革后,家里分到了田地条件才慢慢好转,李兰娟也有了机会读书。但即使如此,她的求学之路也不顺畅,全凭助学金读完了初中和高中。
出身农村的李兰娟分外关注那里的医疗状况,她在杭州高级中学读书期间,就到省中医院学了一手好针灸。“上山下乡”后,她一边当老师一边为当地乡亲们打针灸。后来*号召开办农村合作医疗,虽然教师的薪资一个月高达24元,李兰娟却选择了一天五工分即一毛钱工资的赤脚医生,只因做医生,她可以多学一些医学知识。
1969年,李兰娟院士曾任夏履桥农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为乡亲问病送药
李兰娟说,农民身边需要一个能为他们看病的医生。那时候她每天都在合作医疗站,白天双抢劳动她就背着药箱到田头,一边帮农民割稻子一边给他们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