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骆玉明
▎中国的古典诗歌,其核心形态是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是歌谣性作品和文人作品的一种结合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诗歌。▎追求字面的漂亮相对比较容易,但要做到清新、朴素、自然而精致是比较难的,是水平特别高的表现。
汉乐府里比较后期的一些作品,已经开始向整齐的五言诗转化。
像《十五从军征》这样的诗,其实已经很成熟了——语言非常成熟,结构性也很强。前四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把很多内容都浓缩在其中,就剩下了比较大的篇幅可以做铺排。“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这样的铺排,通过荒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气氛,衬托出老兵的悲伤,所以最后读到“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时候,我们已经非常能够理解老人的悲伤情绪了。
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是以《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而不是汉乐府的作品。为什么呢?
《古诗十九首》里的作品,有一定的量,而且主题相类,艺术水准也比较整齐,都达到了成熟的水平。同时它跟乐府诗有所不同:它的修辞性比大多数乐府诗要强很多。
所谓“五言诗”的成熟,在诗史上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古典诗歌,其核心形态是五言诗。
前面我们讲到中国文学最初的两个源头——《诗经》和楚辞,它们都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形态。《诗经》的主体是四言诗,四言诗发展到汉代以后就慢慢衰落了,之后四言诗写得好的作者就不多了,数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曹操、嵇康和陶渊明。而*体演化到后来,抒情性逐渐降低,往辞赋、文的方向发展了。
由此我们看到,中国文学的两个主要源头,它们的很多文学要素是往下传递的,长期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变化,但是从诗体上来说,这两种诗体后来都不流行。
汉代以《古诗十九首》为标志的五言古体,到了南朝以后发生分化,形成古体和近体两大块,近体有律诗和绝句。五言诗里又繁衍出七言诗,七言诗有古体也有近体,近体就是律诗和绝句。这些分化的核心形态就是五言古体。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古诗十九首》在诗史上的特殊地位——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诗体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性作品。
然后我们来讲“古诗十九首”这个概念。《古诗十九首》本来应该是不打书名号的,因为“古诗”是一个概念,“十九首”是一个数量词。
“古诗”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有泛义的概念,也有狭义的概念。我们现在常用的,比如问一个人“你读古诗是读李白的还是杜甫的?”,这里的“古诗”就是广义的概念。
狭义的“古诗”指什么呢?南朝时代的人称汉魏时代流传下来的那些无名氏的作品为“古诗”。这类作品在南朝时看得到的大概有五六十首。后来萧统编《文选》的时候,从这类“古诗”里选出了十九首,作为一组诗收录了进去。因此,它们本来是 “古诗” 十九首,后来变成一个专属名词,特指这一组作品,叫做《古诗十九首》。
后代文人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很高,比如齐梁时人们就评价它 “一字千金”,把它看成一种经典范式。
为什么呢?因为《古诗十九首》是歌谣性作品和文人作品的一种结合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诗歌。
所谓歌谣性作品,是指作者是不明确的、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修改的一种作品。所谓文人作品,这个概念其实很含糊,通常是指具有比较高的艺术水准、不是民间一般的作者能够写得出来的的作品。
《古诗十九首》一方面有很明显的歌谣的特点:清新、朴素、自然、直白,很多话不隐讳,直白地说出来,产生一种震撼的力量。另一方面,它的修辞程度很高,虽然它看上去很接近口语,但它是一种比较精致的口语。语言的自然和修饰性的矛盾关系问题,后面读词的时候我们还会细讲,简单地说,追求字面的漂亮相对比较容易,但要做到清新、朴素、自然而精致是比较难的,是水平特别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