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敬亭山的5首诗,李白写的最难的一首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12:10:31

杜甫真是李白的小迷弟,虽然只和李白见过三次面,却对他一生痴情,写了很多思念偶像的名篇,字里行间流淌着"诗圣"对"诗仙"的款款深情。他在《赠李白》中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的,李白是"狂"的,他的诗充满着狂放。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李白也是孤独的,在他"飞扬跋扈"的背后,却有一颗无比脆弱、无限寂寞的心。今天我们赏析的这篇作品,就是号称为李白最"安静"的诗,一篇表现太白精神世界的佳作。

李白写敬亭山的5首诗,李白写的最难的一首诗(1)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五言绝句,但往往越是最熟悉的,也会是最陌生的,所谓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这个道理。

李白写敬亭山的5首诗,李白写的最难的一首诗(2)

史上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而庵说唐诗》称其"白七言绝,佳;而五言绝,尤佳。此作于五言绝中,尤其佳者也";《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赞其"气格内外具足,五绝中有数之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短短二十个字里,蕴含了怎样打动人心的精妙。

诗的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那高高的鸟儿飞去了远方,无影无踪;孤云也独自飘去,自在悠闲。"众鸟"与"孤云"都是无情而不相亲者,它们似乎都厌倦诗人。那么,有谁会安抚诗人那颗多情而又鲜活的赤子之心呢?答案就在下面两句。"尽"和"闲"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一个"静"的境界,为下文的"独"做了意境上的烘托。

李白写敬亭山的5首诗,李白写的最难的一首诗(3)

纵然鸟飞云去,但诗人仍然没有,也不想离开。在寥廓的长空下,在静静的空间中,诗人和敬亭山,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相看,永不相厌。他在说,在这苍茫间,互不厌弃的,含情相视的,只有自己和眼前的敬亭山了。很有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蕴,大概辛稼轩也是因李太白这两句诗而生发出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吧!李白的这个答案看似意料之外,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在这里,李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充分展示了他丰富而精妙的想象力。然而,这首诗的好处却不仅仅如此。

李白写敬亭山的5首诗,李白写的最难的一首诗(4)

在这首诗里,李白没有写敬亭山的秀丽风光,没有写敬亭山的人文景致,而是只借山抒情,在被拟人化的敬亭山中寻到了慰藉,慰藉自己那颗孤独的心灵,慰藉自己凄凉的处境。鸟云是无情的,政治是无情的,现实是无情的,只有对面的敬亭山是多情的。诗人在敬亭山里找到了灵魂的知己。

李白写敬亭山的5首诗,李白写的最难的一首诗(5)

李白一生曾七次登上敬亭山,但这首诗作于哪年,或者说是他那次登上敬亭山所做的,历来争议很大。我则倾向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这是李白最后一次登临敬亭山。此时的李白年逾花甲,经历了战乱、牢狱、流放后,再来宣城,再上敬亭山,没有了昔日的有朋如云,没有了先前的迎来送往,他独坐敬亭山,抚今追昔,孤寂无限,遂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独坐敬亭山》。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