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作文400字带感悟,有关亲情的作文400字左右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12:45:44

亲情是人世间最牢固、最深厚的爱。不管我们走多远,都绕不过亲人的情丝。父亲母亲的教诲,让我一直向上,从秧苗成长成大树。爷爷奶奶的疼爱,是我小小的保护伞,我可以撒娇耍赖,伴我快快长大。兄弟姐妹是良师益友也是最好的伙伴,我们曾经争吵过,打闹过,有他们,我才能看到我自己。感悟亲情,挚爱亲情,我们才能一路走好。

【帮助打开思路】

·选材

1.可以叙述家中一位令我敬佩的长辈对我的言传身教,体现亲人对自己的影响。

2.可以记叙亲人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疼爱,表达对亲人的依恋之情。

3.可以记录兄弟姐妹和自己一起成长的小事,体现亲情带给自己的无限欢乐。

4.可以叙述自己在挫折中,依靠亲人的鼓励,重新找回自信,获得成功的经历,体现亲情的厚重。

·立意

1. 亲情是我力量的源泉,给我鼓励,让我有勇气面对生活的痛楚。

2. 世间的很多感情,到最后都演化为亲情,亲情的内涵最丰富。

3. 亲人之间要相互信任,有效沟通,这样亲情才能更融洽。

4. 亲人可以包容我的一切缺点与不足,不计得失地为我付出一切。请珍视亲情。

5.要懂得关心亲人,保护亲人,担起亲情的责任。

·结构模板

1.《亲情之桥》

总述:我亲爱的妈妈,她用无私的爱为我搭起了一座亲情之桥。

分述:有一次,我没带伞,淋着雨去学校。到了学校,我突然晕倒了。妈妈知道我没带雨伞,来到学校,看见我晕倒了,就背我到医院。

  到了晚上,吊瓶挂完了,天很冷,妈妈把她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自己却冷得直发抖。我生病休息了一个星期,每天第一眼睁开,就是看到妈妈在我的身旁照顾我。

  总述:妈妈用那无私的爱,架起了一座“亲情之桥”!她在那头,我在这头。她在这头,我也在这头。

2.《亲情便条》

总述:随意取张纸,草草写上几句,放在桌子上。不知从何时起,家里的便条多了起来。放学一回家,就可以看到爸爸妈妈的留言,免去了打电话这样的麻烦事。

详细叙述:在家里,我总是收到便条最多的人。每天放学,我都能在桌子上找到一两张便条,上面写满了爸爸妈妈的叮咛和嘱咐。如:“别忘了喝牛奶。”“桌上有粥,先吃点儿。”

其次是老爸,他收到的便条无非是:“少喝点儿酒。”“不要抽烟。”那都是老妈对他的要求,怕老爸忘记才写下的。

老妈收到的便条屈指可数,多是老爸和我的去向问题——当我和老爸离开家时,就会给老妈留下便条,怕她担心。

  心情感受:一张小小的便条,不过寥寥几字,但充满着亲情的味道。每当我收到便条,心里就有种甜甜的暖流在荡漾

  比喻式结尾:我家的便条,就像一剂亲情的胶水,将整个家牢牢地粘在一起。

【满分佳作精评】

永远的歌声

小宝贝快睡,外面天黑风又吹;小宝贝快睡,妈妈唱个摇篮曲……”这是留在我心中永远的歌声。这首歌中,写满了妈妈对我无私的爱,写满了妈妈对我的深情。(作者用摇篮曲作为开篇, 未见母亲其人,先闻其声,应和了文章的题目“永远的歌声”,点题巧妙。)

说实话,妈妈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无论别人唱起来多么好听的歌,到了她的嘴里,就完全变了样,歌不成歌,调不成调。可是,妈妈就爱唱歌,尤其是她自编的《摇篮曲》,整天唱个不停。

从我记事起,妈妈几乎每天都哼唱着“小宝贝快睡,外面天黑风又吹;小宝贝快睡,妈妈唱个摇篮曲……”我不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也不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只知道这首歌的演唱者是妈妈。

每次听到这首歌,我总会说:“妈妈,你不要再唱了,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妈妈听我这么说,只是淡淡地一笑,接着做她的家务去了。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喜欢这首歌。(我对妈妈唱歌的讨厌与妈妈大度的微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妈妈对我深沉的爱)

有一次,妈妈又唱起了她自编的《摇篮曲》。我笑着问奶奶:“奶奶,你知道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喜欢唱这首歌吗?”奶奶叹了口气说:“你这个臭丫头,还不都是因为你。你刚满月时,整天只是哭,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哭了整整一个月。*妈怕你哭坏嗓子,就整天背着你,一边干活一边唱歌给你听。说来也怪,只要一听到*妈自己编的《摇篮曲》,你就不哭了,甚至还会开心地笑起来。歌声一停,你就开始哭。*整天唱这首歌,可能是成了一种习惯吧。”

听着奶奶的话,我突然意识到,妈妈的这首歌比音乐家唱得还要动听。这首歌以妈妈的爱为曲调,以妈妈的心为歌词,是我生活中最应该珍视的一首歌。可以前呢,我总是感到它难听、刺耳。从今以后,我会和妈妈一起唱这首歌:小宝贝快睡,外面天黑风又吹;小宝贝快睡,妈妈唱个摇篮曲……

小宝贝快睡,外面天黑风又吹;小宝贝快睡,妈妈唱个摇篮曲……”妈妈的歌声陪伴我度过了15个春秋。妈妈的歌声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母爱,妈妈的歌声将伴随我走过青春,走向未来。(文末以歌曲收束。摇篮曲的反复吟唱紧扣歌声主题。)

满分借鉴点:

选材:选材典型,故事动人。文中通过奶奶叙述“我”小时候的故事,把母爱的伟大和对我的深沉的爱表现得真切自然,令人动容。

构思: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构思文章,反复吟唱摇篮曲引出文章的故事和主题,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内容紧凑。

语言:语言优美,通过反复吟唱摇篮曲,深深的表达出母亲温情的爱。

听爸爸的鼾声

不止一次地听妈妈说,爸爸的鼾声很有韵味。有一段时间,小姨从乡下来城里小住,我得与爸爸同眠,还真领略了爸爸的鼾声之美。

起初几天,我被爸爸的鼾声折磨得难以入眠,恨不得掐醒他。在妈妈的提醒下,我尝试着用欣赏的态度听爸爸的鼾声,才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

夜深人静,当一切声音都不复存在时,只听见一种细微的声音从爸爸的鼻子里渐渐地呼出。慢慢地,声音粗犷起来,像摇橹声伴着厚实悠扬的号子。一会儿,“呼噜,呼噜……”更加清晰。顷刻间,江南水乡的一片繁忙景象消失了,随之而来的鼾声如同一架拖拉机“突突”地驶过来,厚重而苍茫,让人想到北大荒的秋天。(将爸爸的呼噜能想象成“悠扬的号子”和“拖拉机声”,进而想到“江南水乡”和“北大荒的秋天”,给人一种美的意境。)

片刻,爸爸的鼾声又提高了。此时,呼噜声从漫无规律变得颇有节奏,就像一个大型的打击乐队,丁丁冬冬地重复着一些拍子。忽然,鼾声猛地一提,声音更加凝重,质感更强,如同盛夏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雷声。渐渐地,声音才缓和下去。“轰……”又一个隆隆的雷打了过来。“咔!”鼾声一下子消失了,耳边像缺少了什么。片刻,“呼噜……”一声打破了沉静,这一声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倾泻到谷底,发出洪钟一样的回音。鼾声渐渐平缓下来,此时,就像一组民族乐器背对着落日,在空旷无人的田野上演奏着无比熟悉的乐曲。(运用多个比喻句近似夸张的语句生动地写出了爸爸“呼噜”多变的特点。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渐渐地,渐渐地,鼾声消失了……你说,我爸爸的鼾声还真有一些韵味吧!

爸爸的鼾声还吓跑过小偷呢!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爸爸妈妈干了一天的活,一上床就睡着了,我却总是睡不着。好不容易入眠,却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睁开眼一看,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小偷正从窗户那探着头偷偷地往里面窥探着。我想弄醒妈妈,可她翻了一个身又睡了过去。我想弄醒爸爸,可掐了他几次,他都没有反应,依然是鼾声悠扬。正当我再一次用力掐爸爸时,他的鼾声陡然加大,小偷以为是爸爸故意装的,调头跳下窗去跑了。(离奇的一段经历描写表现出父亲鼾声的特殊“功用”,大大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第二天,我跟爸妈讲起了这件事,妈妈以为我是在做梦,爸爸也始终不信。直到我让他们看了小偷留下的脚印,他们才大笑不已。

生活中的很多事,如果你换一种眼光或者心境,结果肯定会大相径庭。

满分借鉴点

选材:通过描写爸爸的鼾声带给我们的喜和忧,表达了作者对爸爸的爱。鼾声搅人睡眠,本来是挺烦人的,可在作者眼里,爸爸的鼾声却如同多变的乐曲,有此起彼伏的悠扬之美。

构思:文章围绕爸爸的鼾声展开描写,先写鼾声带给我的忧,使我难以入眠。听完妈妈的话后,开始发现鼾声带给我们的喜,中间穿插列举了几件事加以描述,结尾引入作者的观点。

语言: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的自豪和得意,反向切入的方式更显情感,语言灵动生辉。运用多多个比喻句近似夸张的语句加强文章的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分享的快乐

我是从什么时候懂得分享的?是从姐姐分苹果的那一次吗?是从外公外婆分荷包蛋的那一次吗?(作者以三个设问句开篇,不仅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而且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那一次,姐姐脸上的笑容像太阳和花儿一样绚烂,她从包里掏出一个青红相间的大苹果,用袖子擦了擦,然后笑着递给我。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还给她,紧张兮兮地盯着苹果和姐姐的脸。当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递给我时,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下再咬一大口……(写自己小时候和姐姐分享一个苹果时自己的贪婪,为后文懂得分享打下铺垫,进行对比。)

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乡下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但是简朴的生活中也有爱和快乐。记忆中外婆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和外公,而她自己总舍不得吃。记得有一次,祖孙三人一起吃着晚饭,气氛和谐而宁静。晚饭很简单,一人一碗面条,我和外公的碗里各有一个荷包蛋,而外婆的碗里却没有。外公发现后,像往常一样,用筷子把他碗里的荷包蛋夹成两半,将另一半夹到外婆的碗里。“你要多吃一点。还是你吃吧。”外婆边说边把那一半蛋又夹回到外公的碗里。外公怎么肯呢!于是,夹起半个荷包蛋又放到外婆的碗里。就这样,推让了半天,最后外婆又像往常一样把那半个荷包蛋夹到我的碗里:“你正在长身体,你吃了它。”

看着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受这半个荷包蛋,脑袋里在迅速地盘算着怎么才能把它轻松地送出去。突然一个激灵,我想起了从书上看到的一招,于是计上心来。

“蛋好咸啦!”我夹一小块尝了尝,然后对外婆叫喊道。

“好咸?”外婆惊奇地看着我。

“不信?你尝!”我边说着边迅速地把那半个荷包蛋转移到外婆的碗里。

外婆尝了一小口,正要说什么,突然看见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计谋,“你这个小精怪!”说着,就要把蛋弄回我碗里。(外婆只是尝了一小口,从中可以看出外婆对孩子的爱,细节描写很到位。)

“我顶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点儿都不要。”我撒娇道。

最后,外婆没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个荷包蛋。

那天晚上,是我生平第一次主动与人分享东西。在泛黄的灯光下,我们祖孙三人静静地吃着,可我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爱和关怀……

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满分借鉴点:

选材:选材典型。作者选取两件生活小事来写,紧扣本文主题。两件小事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生活气息浓郁,真实可信。

构思:构思巧妙,详略得当。对姐弟俩分享苹果的场景轻轻带过,详细叙述了祖孙仨分享半个荷包蛋的事,材料的一详一略,详略安排合理。

语言:作者叙述事情条理清晰,注重细节描写,语言真挚简练,活泼生动。

表哥,太棒了!

寒假里,我回到农村老家,和表哥结成了好朋友,他那驯养家畜的本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由衷的赞叹,表哥,你真是太棒了! ( 文章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切主题,与文章标题契合。)

那天,我下了汽车,就急匆匆地跑到大姑家,刚一进门便被一条凶猛的狼狗堵住了,这时候,从里面走出了头戴麻绒帽子、身穿棉袄的表哥,只见他招呼一声,那凶猛的狼狗便灰溜溜地回自己的窝去了。他笑呵呵地对我说:“你别怕它,一会儿我让它给你跪下赔礼。”果然,狗很快地听从了他的命令。

第二天早晨,天刚亮,他就拿着把小米来到鸡窝旁,拉开鸡窝门,一边“咕咕”地叫,一边撒着小米,鸡一听他在叫,马上有次序地跳出鸡窝,争先恐后地吃起米来。我看到他这一手,心里十分惊奇。

早饭过后,他把剩下的菜汤、剩饭、菜皮、糠拌在一起,倒入猪圈的槽里,他“噜噜”地叫了两声,肥猪马上停止了睡觉,乖乖地跑过来“呼噜呼噜”地吃起猪食来。

表哥的兜里经常装着花生、玉米粒,我以为是他自己吃呢,可我从没看见他吃。原来,他是给那些家畜吃。

一天,我和他在院子里玩,他从兜里拿出一把玉米粒,往马嘴边一送,那马便伸过长长的舌头一下吃到嘴里。“咯吱咯吱”的嚼起来,还不时地用长嘴拱他,表哥笑着拍拍马头,他每天都这样喂。我不解地问:“你不烦吗?那匹马踢过你吗”“这已经习惯了。我的好朋友怎么会踢我呢?”

因为大马和表哥最亲热,所以他拿手的本领就是骑马。一天,我到场院学骑车,他牵着大马,就要骑马给我看,到了场院,他向马下了命令“蹲下。”那匹马乖乖地蹲下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跃,便稳稳当当地坐在马背上了,他紧紧抓住缰绳,“起来。”马慢慢站起来。表哥骑在马背上,离地一米高,可是他毫无惧色,高兴地喊着:“驾。”马顺从地快步跑起来。他的腿不停地夹着马肚子。催马跑的再快一点。表哥骑在马背上,挺着胸,抬着头,像一个大将军,威风凛凛。“嗒嗒嗒”的马蹄声响个不停。马在场院里跑了几圈,当跑到我面前时,他喊了一声:“驭。”马停了下来。他一手紧紧握住缰绳,故意把胸挺得笔直,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仿佛是威风的战士凯旋。(把表哥骑马娴熟的技巧,以及他得意地神情刻画出来,笔法细腻生动。)他对我喊了一句,“我到田里骑会去,你在这等着我。”“当心摔下来。”“没关系,我和它是好朋友。”说着,他夹马肚子,马抬头嘶一声,“嗒嗒嗒”地向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跑去。

道上扬起了一片尘土,马越跑越快,渐渐地远去了。我独自站在场院落,表哥驯养家畜可真是内行啊!

满分借鉴点:

选材:文章通过描写表哥驯养家畜,写出了表哥对动物的友爱,也表达了小作者对表哥羡慕、敬佩之情。

构思:文章先交代主题,表哥驯养家畜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接下来开始叙述作者在表哥家的所见所闻,把动物的特点一一显现出来,结尾照应主题,总结全文。

语言:对表哥家驯养家畜的描写,多处采用拟声词、叠词把狗、鸡、猪、马描绘的栩栩如生。语言活泼,描写准确,情感真挚。

我的姐姐“范布尔”

我叫范广达,我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范布尔”。其实,“布尔”并不是她的名字,这只不过是我给她起的绰号,这意思就是“没入耳”(方言,没有人理的意思)。的确,她在家中就是没人理。

她的吃相特别不中看,狼吞虎咽不说,还撅着个屁股,哈着个腰,边嚼着饭边眉飞色舞地说着学校里的事情。妈妈一见她这样,气就不打一处来。轻则骂她像挺机关枪或像一群呱呱叫的乌鸦,重则用竹筷头敲敲她的脑袋。记不起脑袋被筷子亲吻了多少次,但她还是不长记性,依然我行我素,这可真履行了她那句人生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借用人生格言把姐姐的性格特征彰显出来,同时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 妈妈可真拿她这个“吃饭像老虎,干活像绵羊”的人没办法。你说,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吗?

姐姐还有一个嗜好,对厕所情有独钟。不管大号还是小号,一蹲就是20分钟。如果你不告诉她地震马上会来临,她是不会离开那读书吟诗的风水宝地的。用妈妈的一句话说这叫“茅房看报——假用功”。我才不管她是真用功还是假用功。憋急了我,上没上完都得给我出来。入厕完毕,她常常是边往屋里走边系腰带。妈妈骂她“不害羞”,她却蛮有理地反驳道:“这叫提高效率!”老妈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行为上“没人耳”,外表当然要特别重视喽。姐姐的头发梳得像蚕丝般光滑,又在集市上买了个格格发夹戴上。看看她,大眼、圆脸、短粗眉毛,的确不丑,再加上头花装饰,更有风采了。(这两句生动描写了姐姐妈妈的外貌特征,体现出她善于打扮自己。)可三大爷却看不惯,又给她起了个绰号“俊不够”。我的天,连三大爷都表了态,可真是“范布尔”了。

惊异了没几天,她就开学了,爱吃的巧克力糖一块也没带,全部留给了也爱吃糖的我。看在给我留糖的分上,我才勉强地背上那沉重的包裹送她到车站。车快开了,她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抓住我的手:“好好学习,听爸妈的话……”话还没说完,紧抓着的手就松开了,车也远去了。

我愣在那里,回想着那句犹如巨石般沉重的话,我被感动了。回到家里,看着她给我留下的巧克力糖,一阵惆怅涌上心头,禁不住地泪眼模糊了……我想起她其实很优秀,大字写得苍劲有力,素描也是惟妙惟肖,板报设计次次都是年级第一……

作文中从来没细致地说过我的姐姐,认为她太不值得写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很庆幸,在一瞬间认识了她,理解了她,喜欢上了她……

这就是我的姐姐——“没人耳”、“俊不够”,其实她很懂事……(结尾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姐姐的喜爱之情。)

满分借鉴点:

选材:文章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把生活中大大咧咧的姐姐与学习中认真仔细的姐姐恰到好处的结合到一起,是姐姐的形象更饱满,结尾处借用一件小事把姐姐内心的那份善良和爱以及姐弟间的那份情谊描写的更加真实感人。

构思:开篇便向我们介绍了我的姐姐,然后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大大咧咧,学习中仔细认真,临走时给我留巧克力糖这些事例对姐姐加以详细描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姐姐的喜欢。

语言: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在描写姐姐的吃相时采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姐姐描写的活灵活现,姐姐的开朗、直爽大方、认真等都得到淋漓尽致的渲染。幽默而不失温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