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之,内地成功学鼻祖,27岁成为亿万富翁;05年,他在央视节目《对话》中教训马云,要保持谦虚。然而,自此之后,他逐渐沦为人们口中的骗子,销声匿迹。这是为何?只因成功学的本质,是驱动学,而非成功学,它具有一个致命缺陷。
陈安之,12岁时随亲戚到美国当留学生。21岁时,他自称看到安东尼·罗宾的书,大受震撼,于是他去安东尼的机构工作,学习安东尼的课程与演说技巧。
学成之后,他把这一套方法,带到中国,出版了许多成功学书籍和VCD。这些书籍、视频,在零零年前后,流传极广,他由此成为公认的内地成功学鼻祖。
05年,是他的人生巅峰,因为在这一年,他登上了央视,在节目《对话》中,他劝诫马云,要保持谦虚。而未来的中国首富,只能点头称是,被教训得像个孙子似的。
然而,自此之后,两人的命运,截然相反。马云创立淘宝天猫双11,成为万众崇拜的创业教父,最终一跃登顶成为中国首富。而号称帮无数人成功的陈安之,名声却是一路低走,最终成为人人喊打的骗子。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切的关键,都要从成功学的本质说起。
成功学公认的鼻祖,是拿破仑·希尔。他写了一本《思考致富》,里面提出了目标动力管理的“六步法”:
1 确立目标;2 明确为达成目标付出的代价;3 明确达成目标的时间;4 制订具体计划;5 列一份清单,写下前面四步骤,按照计划执行;6 每天早晚,大声朗读目标,读的时候,要在脑海中,想象出达成目标后的高光时刻。
之后各种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无论是安东尼·罗宾,还是陈安之等等,用的基本都是这套模式,只是在第六步上,各不相同,安东尼用更科学更复杂的NLP(语言程式学),取代了简单粗暴的大声朗读,还加入了光脚走火等噱头,把仪式感完全拉满,所以成就一代大师。
而陈安之,则把第六步改为梦想板,潜意识磁带,又或者绝不裸奔等承诺。
这些成功学大师,无论换上什么噱头,但万变不离其宗,成功学的操作方法,基本就是这六步法。
那么,这六步法,究竟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客观而言,这六步法,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不然,成功学也不可能风靡一时。
这六步法的根据,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像冰山。我们能意识到的意识,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更大的冰山,隐藏在水中,这些隐藏起来的意识,就是潜意识。
潜意识的力量,要远大于意识的力量。人类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而非意识驱动的。
心理学对于意识与潜意识,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是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提出的象与骑象人比喻。
意识,犹如骑象人,尽管富有远见,能制订目标计划,但动力不足。而潜意识,犹如大象,尽管只顾眼前利益,不能制订长远计划,但动力十足。
而要驱动大象,就要掌握大象能听懂的语言。大象能听懂的语言是什么呢?是形象的画面,反复的语言暗示,这就是拿破仑·希尔六步法中的第六步,也是安东尼·罗宾、陈安之等成功学大师提出的所谓成功秘诀。
所以,成功学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驱动学,它跟成功,并没有直接关系。
从概率角度去分析,事情就很清楚。从概率的角度看,所谓成功,就是把一件事的成功率,提升到百分之一百。
而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那咋办呢?提升执行次数呗,当你执行两次的时候,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将提升到19%。执行3次时,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提升到27%……
所以,只要你执行的次数足够多,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肯定会不断提升,最终让你成功一次,这,大概就是成功学的意义。
所以,成功学特别适合销售,创业的人研读,因为这些事业,单次成功率并不高,需要人不断地自我激励,去提升执行次数,来取得成功。
因此,在00年前后,陈安之的成功学,特别有市场,因为那时,还是卖方市场,还是线下经济,商业机会主要在线下,只要能不断激励自己,敢打敢拼,就有机会获得巨额的财富。然而,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商业机会从线下移动到了线上,经济模式也向知识经济转变。此时,成功学就逐渐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因为,成功学只能提升执行次数,却不能提升单次成功率。而知识经济,需要成功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倘若你没有专业的知识,那么你单次的成功率将无限趋向于零,这时候,无论你怎么提升执行次数,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就如这十来年,薪水最高的行业之一,是程序员,而不是推销员。要进入大厂,成为高薪程序员,首先必须有名校专业背景,其次要有操作项目的经验,最好还能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最后还要会刷面试题等等,倘若你不具备学历,不具备专业知识,那么,你进大厂拿高薪的概率,就是0。这时,无论你读多少本成功学书籍,如何激励自己,也是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