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天山路旁一株梅,
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
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
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
九衢年少无攀处。
这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塞上梅》。全诗八句,六句写梅,二句写王昭君。写王昭君的二句是为了透露全诗的主题思想,即主张唐朝政府与少数民族和亲,反对战争。
此诗表现主题的手法之奇特之处在于用梅花比喻昭君时,诗人通过象征手法渲染了和亲思想在匈奴地区的深入人心。最初是一株梅,年年开花放香,这香就是和平的香;后来风儿把梅花瓣吹满陇头,再后来花瓣还随水流到匈奴各处,和亲和和平的思想在匈奴被广泛接受。当然,汉代中央政权与匈奴政权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是武力打击为主,和亲为辅,而且匈奴民族最终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原因主要也是中原政权的军事打击与匈奴内部的分裂有关。唐代的民族关系远比汉代复杂,从东北到西北再到西南依次有高丽、渤海、突厥、回鹘、吐蕃等大型少数民族政权,它们都有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它们之间还夹杂着众多小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大小政权跟中央政府之间时好时坏,它们之间也矛盾重重,这就决定了唐朝政府要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来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决不是王建这首诗中所提倡的和亲至上。
“此话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这两句诗的立意不够高,但是也许却是客观的。象征着和平的王昭君一样的梅花一旦开放在长安附近,长安青年会被花香吸引而争相亲近她。但是,这毕竟是假设,现在梅花并没有开在长安附近,长安也就是大唐的青年们没有嗅到和平的馨香,他们还会热血沸腾的要求参军进行拓边战争。其实,想发动战争的怎么会是青年呢?而是统治阶级啊。也许原因在这里:唐朝的取士制度给广大士子提供了一条科举之外进身之路,那就是到边疆去立功,这极大的鼓舞了人们的战争热情。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边塞诗人无不是走的这样的路子。
(编辑:董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