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非我意但愿风波平含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全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4 18:55:08

《心中的英雄,民族的灵魂——戚继光》 作者 孙德娟

封侯非我意但愿风波平含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全文(1)

封侯非我意但愿风波平含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全文(2)

有一种人,一提起他就会让人肃然起敬;有一种精神,垂范百世,代代相传;有一种品质,无私奉献,志向远大;有一种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这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精神。每当我来到戚继光雕像前,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之心,因为他有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决心,时刻以国家安危为己任,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救百姓与水火,不追求个人功名利禄,有勇有谋,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成为蓬莱人民的骄傲。

爱国英雄戚继光出身将门,受父亲影响,从小喜爱军事,并立志做一个文武全才。当时,中国沿海常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戚继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16岁时,他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意思是说,做官并不是他的愿望,他的愿望是祖国海疆的平静。17岁那年,他继承父亲的职务,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戚继光一上任,摆在他面前的严峻问题就是倭寇为患。从14世纪元代末年到明代初年,倭寇经常驾驶海盗船只,在中国沿海一带打家劫舍,*人放火。 到了15世纪下半叶,倭寇越来越猖狂,他们与中国沿海一带的土豪奸商相勾结,有的甚至深入内地,攻陷州县,倭寇成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大祸害。 1555年,由于戚继光在山东抗倭寇有方,朝廷把他派往浙江,这里是倭寇活动的中心地区,戚继光组织了一支由农民、矿工组成的军队。他还根据中国南方沼泽多,倭寇又惯于用重箭、长枪作战的特点,创造了一种“鸳鸯阵”,这是和敌人进行短距离肉搏的战斗组合。 在战斗中,戚继光的军队先以火器、弓箭作掩护,敌人进入百步之内发火器,进入60步内发弓箭,敌人再进,便用“鸳鸯阵”冲*。 这支4000多人的新军,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精通战法,战斗中屡战屡胜,深受人民的爱戴,人民称这支军队为“戚家军”。 戚家军军纪严明,有一次倭寇准备从海门上岸,到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将军得知后,一方面令他的儿子带兵埋伏在花冠岩,一方面自己带兵假装败退,把倭寇引到界领头,准备等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戚小将军年纪较轻,交战心切,没等敌人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出击,结果大部分倭寇逃跑了,这一仗虽然打死倭寇800多人,但戚将军却认为儿子违反了军令,没有按计划形式,要按军法把儿子处斩。部将们得知这一消息,都跪在地上求情,但戚继光不答应,他说:“我是一军之帅,如果我的儿子违犯军令可以不*,那我以后怎么带兵?我的命令谁会执行?”结果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戚继光忍痛*了自己的儿子。在如此严明的军纪下,在戚继光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抗倭战争节节胜利,沿海地区日趋安定,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绩,赢得了当时以至后世人民的称颂。

戚继光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历史画卷中靓丽的一笔,从这优秀的文化历史中我们汲取的不仅是文化内涵,更有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将这优秀的文化精神世代相传,从娃娃抓起,给孩子们讲戚继光的英雄故事,带孩子们实地参观戚继光雕像,带领孩子们操练戚家拳,让英雄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

封侯非我意但愿风波平含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全文(3)

蓬莱旅游度假区管委

蓬莱市文化和旅游局

整理发布

蓬莱旅游咨询热线

0535-561230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