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篇
· 1"昔仲尼,师项橐tuó,古圣贤,尚勤学。"——项橐三难孔夫子,君子之约,童叟无欺
一难: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在游学路上,遇到一个小孩挡住去路。孔子就下车问这个小孩,小朋友,你拦在路中间不走,怎么回事啊?小孩说,我脚下边有座城池,你的车马怎么过去啊?孔子仔细一看,还真是的,小孩两腿中间放着些小石子,搭了一道迷你城墙。孔子就打哈哈,小朋友你真会开玩笑,你这么小的城墙,我车过去又能怎么样呢?项橐说,那不对,到底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应该绕城而走啊?孔子没办法,只能从他旁边绕过去了。
孔子东游图
二难:孔子心中闷闷不乐,就想为难一下路边的农夫解气,他问农夫,您每天锄地,那您知道每天锄头要抬起来几次吗?农夫愣住了,回答不出。这时远方跑过来一个小孩,正是项橐。他说,我父亲年年种地,当然知道锄头每天抬起来几次了。那您出门乘马车,一定知道每天马蹄要抬起来几次了?孔子不由对这个聪明的孩子刮目相看,就对项橐说,咱们来个君子之约,每人出一道题,谁赢了谁当老师。项橐说,您老人家要说话算数哦。孔子就说:"童叟无欺。"孔子的问题很狡猾:"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没想到项橐想了一下说:"天高不可测量,地广不能尺度duó,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古代庄稼只种一季,或一茬)孔子十分震惊,因为这个回答没有任何毛病。项橐的问题则很具体:"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答不出,只好认输,按约定拜项橐为师。
三难:项橐跳到旁边的水塘里,说要沐浴后才能行拜师大礼,还要把孔子也请到池塘里。孔子推说没学过游泳,到池塘会沉下去。项橐反问,鸭子没学游泳,怎么可以浮在水面上不沉呢?孔子好为人师习惯了,就解释说,鸭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项橐就说,那么为何葫芦没有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啊?孔子被完全绕进去了,只好说葫芦是圆的,中间是空的,所以不沉。项橐又说,大铜钟是圆的,中间也是空的,为什么扔到水里就沉呢?孔子此时面红耳赤,回答不上来了。项橐沐浴上岸,孔子设案行礼,正式拜项橐为师。
这个故事让我们轻松一笑之后,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即使学有成就的大师,也不能摆谱,太看重自己的身份地位。要随时低调虚心学习,不分长幼,拜能者为师。连老师的祖师爷孔夫子都能做到不耻下问、不忘勤学,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 2"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赵普受辱发愤读书的故事
宋太祖乾德五年的一天,君臣几人谈起"乾德"年号,赵匡胤对这个年号颇为得意,宰相赵普也随声附和,说这个年号比较好。此时旁边的翰林学士卢多逊却说:"乾德是五代十国前蜀用过的年号。"
赵匡胤大吃一惊,马上派人去查,果真是亡国的前蜀年号。赵匡胤觉得很丢面子,想到赵普身为宰相,却不懂装懂,让自己在天下人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笑话。平日让赵普多读书,他借口公务繁忙,没时间读书。太祖越想越恼火,拿起御笔,蘸zhàn上墨,给赵普画了一个大花脸。太祖一边画一边骂:"现在你该知道读书少的危害了吧!"
受此奇耻大辱的赵普于是开始发愤读书。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就一头扎进书房里,手不释卷。据说他有一个专门存放《论语》的大书匣,不许别人碰。后人说他依靠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从一个不大喜欢读书的人变成学识渊博的宰相,其实是逼出来的结果。没有宋太祖的一番羞辱,赵普也许不会下苦功夫钻研学问。懒惰是人的天性,很多事情,逼一逼,好的效果就出来了。
太祖、赵普对答图
· 3"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刻苦读书的经典鸡汤
古人发愤图强读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东汉的孙敬,为了使自己读书时不打瞌睡,把自己的头发用绳子绑在房梁上,困了低头时,绳子就会猛扯他的头发,赶走睡意。更狠的是战国时期的苏秦,就是后来执六国相印的"合纵"盟主,为刻苦读书,在深夜想睡觉时,就用锥子往大腿上扎一下,用疼痛感来清醒自己,坚持读书。
当然现在我们绝对不提倡用自虐的方式用功学习,这里更看重的是其精神的激励。
· 4"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创造条件读书的勤学榜样
车胤yìn是晋朝南平、即现在的湖北省公安县人,家里穷到灯油都买不起。夏天的夜里他就去捕捉萤火虫,装在透明的薄丝绸口袋照明,用来读书,后来成为一名大学问家。现在湖北公安县有一所有名的中学,就叫车胤高级中学。
夏天有萤火虫可抓来照明,冬天怎么办?晋朝另一位洛阳人孙康,想到了借助大雪反射出来的微光来读书的主意,就是映雪的典故了。囊萤映雪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学习,不能停止读书向学的追求。
囊萤映雪读书图
· 5"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珍惜光阴、抽空读书的好榜样
负薪的故事来源于汉朝的苏州名人朱买臣,吴中名胜穹qióng窿山有处古迹就叫朱买臣读书台。朱买臣家贫,以砍柴维持生计。朱买臣喜欢读书,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一边担着柴,一边吟唱读书。后来朱买臣在50岁终于发迹了,当上会稽kuài jī太守。有个成语叫"覆水难收"也和他有关。
"挂角"讲的是隋朝末年瓦岗军首领李密小时候的故事。有次少年李密骑牛出门去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遇上当朝宰相杨素,交谈后杨素觉得李密少年有大志,就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认识。后来,李密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兵败后投奔瓦岗军,成为推翻隋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朱买臣负薪读书图
主要参考书目:《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