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是先看的原版的纪实文学「报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故事的开始就是最解气的部分,假扮成送水工的程队在贵州抓到了王二勇。电影却不一样,故事是从程队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开始的,一个优秀的刑侦队长转眼间便因为刑讯事故成了阶下囚,出狱后伙伴四散,与最爱的女儿也陌生了。他本可以放下一切重新开始,但他决定一定要抓到王二勇,即使赌上剩下的人生也不在乎。
原版的故事读起来心理上是有安慰的,因为从开始我们就知道,程队实现了他的愿望,但电影版更突出了这份坚守的不易,即使知道结局,但中间实在太难太难,难到大家都想劝一句程队,这样值得吗?在书里,程队自己给的理由是王二勇害了那个小姑娘,害了师父,害了三大队。但其实真正的理由是书里面其他人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虽然脱了警服,但程队骨子里还是个警察。因为他还当自己是一个警察,他就一定要抓到罪犯,让好人得安慰,让恶人有恶报。
电影的结局是程队独自一人走出派出所后,慢慢的融入了人群中。但现实和改编的这本都有着幸福的结局:程队和妻子复婚了,在北京开了一家培训班。小徐结了婚,老蔡的病控制住了,在北京明媚的夏日下,大家团聚在一起。希望真实生活里的程队好人有好报,之后的生活也幸福平安。
另外书里出现的阿哲,最初是程兵的狱友,后来跟踪王二勇被*死了。这个让我想起深蓝书里另一个意难平的故事「报告阿Sir,*人犯想做刑侦特情」。里面的主角小忠,本来想做个警察,但和母亲常年遭受着毒虫父亲的家暴,直到有一次忍无可忍失手*了他。出狱后,他主动找到深蓝,想做他的线人,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混入犯罪团伙打听消息,最后死在了毒贩的枪战中。也许编剧也看过这个故事,实在意难平,便出现了阿哲。电影太短,阿哲的故事只是匆匆掠过,但也许明年播出的电视剧里面阿哲的故事能更加完整。
《三大队》电影已看,没有过多的煽情,故事一步一步推进,从最初的一个人到一群人,又到群散后只剩程兵孤身一人。从共产主义社会时代价值观来看,程兵无疑做到了舍己为他人,抛却个人层面而服务于大家。赞扬敬佩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同时,并不批评其他没有坚持到底的人,而是同情和感慨。在这个工业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世界,芸芸众生很难完全割舍下那些盈盈利利。
不管是文本还是电影,最值得让我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重新开始,每个人都选择重新开始,最后坚持下来的他无疑是伟大的,就那份执着我真的十分佩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往往干一件事情要么三分热度要么半途而废。万事开头难,“重新开始”这个命题似乎是个永无止境的闭环。除非我们真正做到坚守初心,以前我也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做个天真无邪的山里娃,可现在越往大城市越往知识高度发达的聚集区走,我变得越来越不是原本的我了,这里的系统不再允许“原来的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