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历来信奉和推崇的传统美德。古时曾子*猪待子、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为信等有关诚信的故事传颂不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蒙古族也同样看重诚信,不仅在实际行动上奉行不悖,而且总结积累了大量的谚语,使得诚信的观念得以因袭和传承,在人们心中扎根,起到文明教化的作用。
“马好于善走,人好于诚实”,“牛有劲在于壮,话有力在于真”。蒙古族尤其赞成做人要忠诚、说话要真诚、做事要实诚。蒙古族谚语中对此多有表述。诸如:“好马千里奔驰,好人一片忠诚”,“乌鸦百年不变色,实事千载不变性”,“炼铁要火硬,交友要心诚”等等。反之,蒙古族格外鄙视和反对虚伪、谎言、谗言,在谚语里强调做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不诚实的言行嗤之以鼻。诸如:“枯木不结果,谎话不值钱”,“碱水不可沏茶,假话不可作证”,“听真言,观真言”等等。“诚实能让石头动心”,简直与汉语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出一炉。
“宁可失牛,不要失信”,“说话则算数,迈步则算步”。蒙古族非常尊崇信用,在社会生活中格外讲究守约、践诺、童叟无欺,甚至把诚信当做生命一样珍重。蒙古族谚语里说:“失去了邻里的信任,好像瞎掉了眼睛”,“生命和信任只能失去一次”。把信用与生命视为同等位置,展开来说,失信一次,就是失去了人格尊严和发展空间,就是对生命的损害,甚至就是人生的失败。还有许多这样的谚语,“不吃青草不是牲畜,自食诺言不是好人”,“宁可吃亏,不可失信”等等,鲜明地表达了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和价值观。
这些蒙古族谚语,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洋溢着芳香的草原气息。谚语中多用对比、比喻、比兴、对仗、排比等手法,例如:“忠诚的人,活到头发白,奸诈的人,混到骨头白”;“逢大雨,也不要食言,遇大雪,也不要违约”。这些来自民间却善用修辞手法的谚语,朴实凝练、生动形象,蕴味无穷,平添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特别是平白的语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诚实守信的道理使人们受到启迪和激励。
是的。诚信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正因如此,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诚信纳入公民务必尊奉的一条重要内容。毋庸讳言,社会现实中诚信的观念和行为占据主流,但也仍然存在一些说假、传假、造假、售假等现象,存在一些失信、违约、毁约等行为。诸如逃债、拖欠乃至欺诈、拐骗等事情,不仅为社会道德所不齿,而且成为法律所不容的犯罪。正因如此,我们国家在加强依法治国的同时,还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在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每个人只要自觉讲究诚信,生命才充满活力,社会才会良性运转,我们的面前才会更加光明、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