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辞”原文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个人对“题辞”的理解:
这段题辞通过描绘“野草”这一形象,是寓意着生命的不屈不挠和顽强抗争。尽管野草的生命短暂且脆弱,但它们依然能够顽强地生长,吸取养分,展现自己的生命力。鲁迅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奋斗精神。同时,他也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认为野草之所以只生长在泥土地上,而不是生长成高大的乔木,是因为社会环境的限制和压迫。
另外,鲁迅还通过“地火”和“熔岩”等形象,预示着社会的变革和新生。他认为,只有当地火喷发、熔岩流出时,才能烧尽一切旧有的腐朽和黑暗,为新的生命和光明腾出空间。因此,他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