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鱼是一种生活在静水水体里的小型鱼类,一般都出现在水沟,稻田,池塘,和沼泽地。它们形似柳叶的身体以及上翘的嘴角,正是生活在水面上层鱼类的标志。它们的肚子鼓鼓的,看起来总像是刚吃过一顿大餐,腹部和尾部交界处有一块明显的黑斑,正是区别于其他鱼儿的标志。
它们通常成群活动,行动敏捷异常,公园里总有家长带着小朋友去捕捞,但是往往一无所获。食蚊鱼顾名思义,最喜欢吃的就是蚊子在水里繁殖的幼虫。一尾成年的食蚊鱼,一天能吞食下2000只孑孓,比它的体重还要重。
20世纪初期,北美当地看中了食蚊鱼强大的食蚊能力,开始大规模的养殖,并刻意向世界各地传播,作为控制蚊子繁殖的生物武器。
食蚊鱼引进中国先后有几次:
1911年从夏威夷将600尾食蚊鱼经日本横滨运至台湾,大部途中死亡,最后尚存126尾,由于气候适宜,不久普及台湾全省;
第二次在1924年由菲律宾医学科学研究所赠送一批食蚊鱼运至上海试养;
1926年又从美国渔业局运来一批,通过较长期驯育和适应,食蚊鱼已在上海郊区小河、池塘大量自然繁殖;
20世纪50年代后期,食蚊鱼被广泛投放至中国南北许多省市,60年代食蚊鱼在广州地区繁殖,很快就成为了该区池塘、水沟、低洼地等小水体中的主要鱼类。
食蚊鱼的“黑化”食蚊鱼捕食孑孓的能力极强,对于控制文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应算成一种“益鱼”,但是后来的一些发现,将食蚊鱼打下神坛,拉入了黑名单。
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科学家们发现,在引入食蚊鱼的溪流中,当地的蝾螈很快就消失不见了,而在那些未引入食蚊鱼的溪流中,蝾螈的幼体和成体都生活得很好。这一发现让生态学家们担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