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作者的故事,陋室铭写作背景资料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9 07:31:48

陋室铭作者的故事,陋室铭写作背景资料(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篇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文章,名曰《陋室铭》,作者是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脍炙人口,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是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在我国的语文教科书里,《陋室铭》一直被收录其中,给一代代年轻学子提供宝贵的精神养料。

陋室铭作者的故事,陋室铭写作背景资料(2)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有“诗豪”之名,曾中进士,官受监察御史,因参与“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失败后被贬官降职。他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名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就有“合为时而著”的时代背景,其背后有着令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了一名刺史。

和州知县是见风使舵之人,他知道刘禹锡被贬到此,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闻知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住所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还不错,刘禹锡仍不作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的住处迁至县城中部,院子不大,进门的台阶上长满了青苔,而且仅有一间小房子,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短短时间内,知县竟然找借口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的居所仅仅是一间斗室。

要是换作一般人,可能会被和州知县的这番操作气得吐血,但刘禹锡不是一般人,其乃诗豪者也。何为“诗豪”?诗人中出类拔萃者。“豪”,意味着豪放、豪爽、豪迈,豪情万丈,豪气冲天!

面对这没法再简陋的家,刘禹锡心中想到了很多,千言万语凝聚成了这篇仅有八十余字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了石碑上,立在门前。估计那知县大人见此情景也黔驴技穷了吧,他一定纳闷,世上怎么竟有这样的人?

文化随笔

文|褚延锋

壹点号储己图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