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有这么一则笑话:吃饭时,一人说去方便(小解)一下,老外不解,旁人告诉他"方便"就是:上厕所;敬酒时,另一人对老外说,希望下次出国时能给予方便(照顾),老外纳闷不敢问;酒席上,电视台美女主持人提出,在她方便(空闲)的时候会安排老外做专访。老外愕然:怎么能在你方便(空闲)的时候?美女主持人说,那在你方便(空闲)时,我请你吃饭。老外晕倒!醒来后,美女主持人又对他说,要不你我都方便(空闲)时,一起坐坐?老外又一次晕倒。
在上面的笑话中,方便一词出现了3个含义。第一个就是上厕所、去洗手间的意思;第二个是照顾、帮助一下的意思;第三个是空闲,有时间、不忙的时候等意思。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老外只是询问了第一次方便的含义,而对第二次、第三次的方便之意便照猫画虎地以为也是上厕所、去洗手间之类的,从而弄出了笑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别说是外国人了,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有时因为地域、发音等问题,同样的词组都会出现一些笑话或者是不解。
就连最普通的一个称呼“孩子”,各地都有各地的叫法,有的叫法真的不是本地人,都理解不了。如:河南:妞或者妞妞,孩~;重庆:娃娃,娃儿;湖南:崽崽,宝坨,毛毛;南方很多地方称:囡囡,小囡,比如上海;湖南还有称“细牙子”,细妹子;客家人:'细佬哥'“阿娇仔”;汕头叫:奴仔、臭弟;贵州:“讷讷子”;青海叫小女孩:尕丫头 、男孩子:尕娃; 四川:幺儿;苏州话:男孩:小赤佬、弟弟;女孩:小娘鱼、妹妹。陕西:木犊娃;顺德:娃鬼;海门:五斗(丫头)、小后(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