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假道:借路。伐:讨伐、进攻。虢:春秋时诸侯国名。原意是晋国假道于虞以伐虢,灭虢之后,又回师灭虞,即借别国的道路向敌人发动隐蔽而突然的进攻。军事上一般指越过中间地区,先去攻下较远的敌国,待中间地区孤立之后,再回头围而歼之。
【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译文】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强迫它屈服的时候,我方要立刻出兵,显示威力,给与援救,这是不会不取得小国信任的。这是从困卦卦辞“困,有言不信”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典故】《左传分国集注·晋灭虞虢》记载了“假途伐虢”这个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想一举消灭自己周围相对弱小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与大臣们商量,大臣们建议:虢国和虞国相互依存,并而去之,困难太大。最好借口攻打虢国,向虞国的国君虞公借道,这样就可以今日 “取虢”而明日“取虞”,一箭双雕。晋献公一听,觉得这个计谋虽然很好,但不知道虞公肯不肯借道。大臣荀息说,虞公这个人很贪财物,如果你送上美玉良马,虞公不会不答应的。这良马和美玉,是晋献公最珍爱的两件宝贝,晋献公很是有点舍不得。荀息又进言道:“等灭了虢国和虞国,这些宝贝还不都是你的?只不过暂放在他那里罢了。”
荀息终于说服了晋献公,带上良马美玉出使虞国。虞公一见这么好的宝贝,顿时眉开眼笑,答应借道给晋国。虞国有个大臣,叫宫之奇,赶忙向虞公劝道:“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也就难保了。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虞国也就跟着完了。借道是万万不行的。”
贪财的虞公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谏,收下了良马、美玉,让晋兵借道攻打虢国。宫之奇见虞公执迷不悟,仰天长叹,为了避免战乱,只好带着家眷离开虞国。晋军通过虞国,直接攻打虢国都城。虢军根本就没想到晋军会从虞国那边打过来,一时措手不及,虢国一下子被晋军灭亡了。晋军灭掉了虢国,从原路回师,虞公亲自到城外迎接晋军,庆贺胜利。晋军趁其不备,蜂拥而上,将虞公及其大臣统统捉住,并搜出当初进献的良马、美玉。虞公懊悔当初不听宫之奇“唇亡齿寒”的劝告,但哪里还来得及呢 虞国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居然抛弃了虢国这个战略伙伴,最终自食亡国之恨,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用计锦囊】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灭虢。”
“假道伐虢”是强者吞并弱者的策略,但只要弱者提高警觉,识破强者的诡计,强者即很难运用“假道伐虢”的 策略来吞并弱者。处在敌我两大国中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势,使其丧失自主权,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三种含义】本计有三种含义:
一、借水行舟。就是借用别人所提供的条件或帮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做任何事情,必要条件是不能缺少 的。例如,要想行车,就必须有路,要想行船,就必须有水,否则将寸步难行。但现在我们没有路却要行车,没有水却要行船,要想做到这一点,其最简捷有 效而又现实的办法就是“借”:向有这种条件的人去“借用”,即:借你的路,行我的车,借你的水,行我的船。
二、借机渗透。趁对方有机可乘之时,借用某种名义,巧妙地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最好的时机是在其外来势 力相逼时,我们以不侵犯其利益为诱饵,利用其侥幸图存的心理,以出兵援助为名,迅速把力量扩展进去。这样可以不经战斗,就能全面地控制对方。
三、一箭双雕。射出一支箭,同时击中两个目标。这就好像借人家的桥过河,过了河之后,又顺手拿走了人家的 桥板一样,同时有两种收获。这是一种迂回之计,也是突然袭击的谋略。
【防范对策】
不过弱者想在强者的重压下求得生存亦是很困难的。为了保障生存的安全,弱者须具备下述条件方可:
一、内部团结。避免对方的挑拨性行动。当内部发生混乱或分歧时,会使强者乘隙进攻。
二、须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对于强者的请求,若一概置之不理,必会引起强者的憎恨与愤怒。
三、须具有外交能力。在解决纷争时,须做好全面的外交策略,以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计谋范例】
楚文王假道灭蔡
处在敌我两国的中间国,当受到一方武力胁迫时,另一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渗透力量,只用甜言密语是不行的,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面,使其丧失自主性,然后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春秋初期,各诸侯国都乘机扩张势力。楚文王时,楚国势力日益强大,汉江以东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纳贡。当时有个小国叫蔡国,仗着和齐国联姻,认为有个靠山,就不买楚国的账。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蔡侯、息侯都是娶的陈国女人,经常往来。但是,有一次息侯的夫人路过蔡国,蔡侯没有以上宾之礼款待,气得息侯夫人回国之后,大骂蔡侯。因此息侯对蔡侯有一肚子怨气。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认为灭蔡的时机已到,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想借刀*人,向楚文王献上一计:让楚国假意伐息,他就向蔡侯求救,蔡侯肯定会发兵救息。这样,楚、息合兵,蔡国必败。楚文王一听,何乐而不为?他立即调兵,假意攻息。蔡得到息国求援的请求,马上发兵救息。可是兵到息国城下,息侯竟紧闭城门。蔡侯急欲退兵,楚军已借道息国,把蔡侯围困起来,终于俘虏了蔡侯。蔡侯被俘之后,痛恨息侯,对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息妫是一个绝代佳人。”他这话刺激了好色的楚文王。 楚文王击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到了息国都城。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会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击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让夫人息妫出来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见息妫,果然天姿国色,马上魂不守舍,决定一定要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布置好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息侯想以“借刀*人”消灭蔡国,却被楚王“假道灭虢”之计反擒。此计在军事、外 交、政治上都属“以假示真”法,真真假假施计于人,方可取胜。所以这一计的实践,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罕见,而且总有新意。
刘邦赏仇释嫌
楚汉相争,项亡刘胜,西汉政权就此建立。统一了中国后,刘邦大封功臣,最初,得到封赏的只有张良、萧何、曹参等二十多人。此时,刘邦志得意满,却没有看到他的那些“猛士”们正在日夜争功,各怀心腹事,已经没有心思为他安守四方而效力了。一天,刘邦与张良到洛阳南宫去,途中发现许多将领三五成群地坐在路旁的沙滩上窃窃私语。刘邦疑惑地问张良:“这些人在谈什么?”张良早已得知,由于封赏之事已在众将中激起不满之情,见刘邦问他,便乘机指出这一潜在的危机,说:“陛下有所不知,这些人是在谋反”刘邦大吃一惊,忙说:“天下已经安定,他们为什么还要谋反?”张良说:“陛下,您出身布衣,依靠的是这些将领东征西战,才取得了天下。如今,被您加封的功臣仅有萧何、曹参等一班故人;而所诛*的,都是您平生切齿痛恨的人。眼下这些将领既怕得不到封赏,又怕将来被您*掉,所以聚在一起谋划造反。”刘邦闻言十分忧虑,只好向张良问计说:“你看此事如何处理为妥?”张良想了想,反问刘邦道:“陛下平素最憎恶,而且为群臣皆知的人是谁呢?”刘邦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说:“雍齿此人一向对我不满,多次在大庭广众面前羞辱我,我早就想把他*掉;但也考虑到他在军中的影响,而且他作战勇敢,功劳很大,我才留他几日。”张良笑道:“好陛下赶快宣布,先封雍齿。”然后,进一步解释说:“群臣见雍齿尚能封侯,人心自会安定。”刘邦恍然大悟, 立即依计而行。第二天,刘邦大摆酒宴,将全体将领请来喝酒。酒过三巡之后,刘邦郑重宣布封赏众人。当刘邦宣布第一个被封侯的人竟是雍齿时,一下在群臣中引起了很大震动,不但出乎雍齿意料之外,也出乎众将意料之外。接着,刘邦依次论功行赏。“雍齿是皇上最不满意的人,他还被封了侯,我们还不满什么呢?”众将十分高兴,情绪一下都安定了下来。至此以后,全国局面稳定,西汉政权因此而得到了巩固。张良设计,封赏仇人,使众人之疑虑、不满自消,从而稳定了大局,用的正是“假道伐虢”之计。张良之计妙在:借分封“雍齿”,表明朝廷的态度——连高祖最不喜欢的人都得到了封赏。此计的关键在于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意图,因而可以出奇致胜。“假道”的办法也不外乎赠以宝物、巧言打动等。这在当时的情势下,的确为一良策。
假借“诛晁错”乘机夺天下
西汉建立以后,刘邦为了确保刘家天下,分封了一些子弟为王。 到汉景帝时,这些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征收税赋,铸造钱币,任免官吏,不受朝廷约束。天下又快要成诸侯割据的局面了。这时御史大夫晁错提出了“削藩”的建议,主张要及时削减各诸侯王的封地,限制他们的发展,并且指出:有些诸侯早已存有造反之心,削藩他们可能造反,不削藩他们早晚也要造反,所以与其等着他们反,不如早点解决。汉景帝觉得晁错的意见很有道理,便下决心要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就蓄谋造反,苦于一直找不到机会,这次听说汉景帝要削藩,他便打起了“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煽动其他的诸侯国一起造反。很快吴王刘濞纠集起七个诸侯国,直奔京城*来。这时朝廷上下极为震恐,有些妒忌晁错的人都说是晁错引来的大祸,只有处理了晁错,叛乱才能平息。汉景帝无奈,只好*了晁错,并答应免了诸侯起兵之罪,要求他们立刻撤兵。汉景帝的诏书下到叛军手中,因为他们本来就不仅仅是为*一个晁错,便退回了诏书。抛弃了“清君侧,诛晁错”的借口,公开与朝廷分廷抗礼。这时汉景帝起用大将周亚夫, 经过三个月的战争,终于平定了七国之乱。在封建社会中,诸侯国直接公开叛变朝廷,是很难得到响应的,所以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则以“诛晁错”为借口,来号令天下。待晁错被*之后,七国叛军的造反之势已成,便转而进攻朝廷。在这里,晁错相当于虢国,而朝廷相当于虞国,伐虢之后,必然伐虞,这属“假途伐虢”中一箭双雕的策略。
一举两克虎牢之战
公元618年5月,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刚好一年的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了历时七年、历经六大战役的统一中国的战争。其中第三战役中的虎牢之战堪称关键的一战。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西灭薛秦、北平刘武周后,唐政权稳固了关中统治。但是独霸江南、定都洛阳、自立郑国的王世充和自称夏王的窦建德却成为唐统一北方的两大障碍,形成唐、郑、夏三足鼎立的格局。李渊父子分析三国对峙的形势后,毅然确定郑国为东进的第一目标。为了集中兵力攻郑,对夏则采取“先联后打”之策,利用郑、夏两国过去有过磕磕碰碰,不算和睦的嫌隙,派使臣与窦建德说和,稳住颇有实力的夏军。公元620年7月,秦王李世民亲率大军直奔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夏王窦建德在唐、郑两军开战之初,坐山观虎斗,欲待两败俱伤之时再见机行事。夏认为如果唐灭掉郑,就会北上攻夏,夏必有唇亡齿寒之忧。因此, 夏与唐联合之际,也始终与郑保持信使往来。虎牢是成皋西侧的要塞,为郑、夏联手的枢纽,是王世充固守洛阳的东大门,为唐、夏必争的战略要地。李世民权衡利弊,作出决策——对东都洛阳围而不攻,坐待其粮尽自溃,对窦建德则要主力出击,力求全歼。随后发兵两路,一路由屈突通等协助李渊四子齐王李元吉领兵继续围困洛阳,深沟壁垒,严防王世充突围;一路由李世民亲自率领精骑三千五百余人直奔 虎牢。此战,李世民审时度势,胸有全局,坚持既定战略方针,敢于决战;又力排众议,积极扩大战役规模,以围城打援,避锐击惰,奇兵突袭,一举两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的卓越指挥才能。相形之下,窦建德在作战指挥上,的确远远逊色于对手李世民。他劳师远征,又未能尽全力先攻占虎牢,这在“处军”上已先输了一着;他未能正确判明唐军的作战意图,这就使自己无法制定正确的作战部署,而处处陷于被动。洛阳、虎牢之战,唐军以少胜多,消灭窦建德主力部队十万人,接着又迫降了洛阳王世充的残余守军,夺取了中原的主要地区, 取得“一举两克”的重大胜利,是中国战争历史上“ 假道伐虢”的著名战例,也是唐统一战争中的关键一战,为唐朝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朱全忠假援图赵
五代时期,梁太祖朱全忠虎视镇州(今河北正定)。他假援赵抗燕之后,一举达到了图并镇州之实。唐朝末期,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他们相互征战仇*,使中原遭受兵燹之灾。当时,河北南部属后梁,中部和北部为三藩镇所割据,即:燕王刘守光割据幽州(今北京市),赵王王镕割据镇州,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割据定州(今河北定县)。三镇充分利用后梁和后晋之间的矛盾保持割据局面,因而三镇也成为梁、晋争夺的对象。公元907年,梁太祖朱全忠称帝后,一方面企图以主要力量消灭河东后晋,另一方面对河北三镇虎视眈眈。虽然镇、定二镇依附于他,纳贡称臣,但他总是放心不下,担心他们与后晋暗中相通,为晋所用;也恐其将来势力强盛,难以控制,因此伺机企图兼并。时值燕、赵频繁交兵,鏖战不已。于是,朱全忠决定以“假援”之谋,图取镇州。公元910年, 赵王王镕的母亲病逝,举国发丧,各方都遣使前往吊唁。朱全忠得知晋使也在吊丧之列,遂怀疑赵、晋暗通,更加坚定了并灭赵国的决心。这年十一月,燕王刘守光发兵至涞水,欲侵占定州。朱全忠乘此良机,使其“假援图赵”之谋得以付诸实施。其具体谋略行动是:以援赵之名,进兵赵地。朱全忠假援赵抗燕之名,声称为了有效阻止燕军南犯,梁军必须进驻深州(今河北深县)、冀州(今河北冀县),与赵军并力守城。赵王王镕毫无察觉,答应其要求,使得梁军顺利进驻深州、冀州城,出其不意,轻取二城。朱全忠率领梁军进城后,乘赵军不备,闭门屠*赵兵。待到王镕发觉朱全忠的企图,急忙派兵援救,但二城已为梁军所有。“假援图赵”之谋,其成功就在于巧借“援救”之名,乘人之危,使对方丧失警惕。战争是一种诡诈的行为,作战双方都在千方百计欺骗对方,使其失于警惕。因此,“假援图赵”之谋给予后人以多方面的深沉思考。现在人们习惯于把那些别有用心的帮助,称之为“假援图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