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人视维特为英雄,纷纷摘录他的信件,模仿这位悲剧偶像的穿着和矫揉造作的行为。
维特成了那个时代最时尚的悲剧主义者,报纸上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少男少女们为维特那悲剧死亡而痛苦的报道。
但是事实上,一首歌或一本小说真能引起如此大的恶劣影响吗?
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就创造了这样一个概念:
维特效应,用以描述那些由于媒体引起的自*模仿行为(Copycat suicide),也有人称之为“自*传染”。
现代对这种维特热的研究指向了另一个方向——媒体报道引起的自*模仿。
实际上,媒体报道自*事件的影响要比艺术作品带来的焦虑要大得多。
那些自*的场景,被媒体事无巨细、添油加醋地描述和设计,对读者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菲利普斯通过就1947年到1968年间,对美国自*事件的统计发现,每次轰动性自*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自*的平均人数就比平时增加58个。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次对自*事件的大肆报道,都会*死58个本可以活下去的人。
而且菲利普斯也同时发现,一个地方对自*事件的宣传更广泛,当地的自*者也呈相关性地更多。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能找到不少案例。
2003年愚人节,著名影视明星张国荣跳楼自尽,自然是媒体们最爱的猛料,传媒大哗,报道铺天盖地。
短短的9小时内,就有6人选择以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之后的半个月内,香港更是出现了一个自*的小高峰,比往常平均自*人数高出了2.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