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乘法表或叫九九乘法口诀,大家都背过,从一一得一,一直到九九八十一,相信大家都是门清,比那些说贯口的还要流利。
这是小学数学里面必背的内容。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忘,能记得这么清楚?因为一直在用,跟我们日常生活中联系太紧密了。
其实这个表2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了,在湖南湘西的一口枯井里发现的里耶秦简中就有,而且一出土就是两件,叫做九九表。
为什么叫它九九表?因为这个表的开头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这就像《论语》每章的名字就抓前两个字。可见这个表是从高位开始算起,难度递交减。
叫它九九表而不叫九九乘法表,是因为它是一个加法表。
表的最后一栏写着“一一而二”,而不是“一一得一”,那明显意思就是1 1=2。最后又写着“二半而一”,那意思就是1/2 1/2=1。
它跟我们现在背的九九乘法表的区别就是没有一九得九、一六得六等这种一乘几的口诀。
这个表的逻辑,看着像乘法表,其实都是加法表,只不过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而已。
小学低年级数学知识告诉我们,几个相同的数相加,也就等于这个数乘以几。比如,6个7相加的和等于6乘7的积。
九九表上的秦隶文字,一到十我们现在基本都能认识,但最容易出错的就是七和十。因为那里面的七长得太像十了。
其实再往前推,在甲骨文金文里面,七和十相差还蛮大的。最早的“七”的写法,就像现在的汉字小写“十”一样,一横一竖。而甲骨文金文里的“十”则是一竖杠,看着很像阿拉伯数字1。
为什么会这样?有种说法是,这个“十”的写法是跟“一”相对的,只是让“一”转了个方向,以此来表示计数单位的终结,也就是说写到“十”这个数就截止了,再往后就没了。从我们现在的人的观点来说,再往后那就是两个字的数了,就是十一了。
这个说法其实跟我们常听到的一到九,九九归一,九为最大的观点其实还不太一样。
后来到战国时,“十”的写法则是在一竖上加一个小横杠,或是加一点,有点像纺锤一样。但这样仍然还是容易弄混。
后来人们又想了个办法,就是在“七”上面做文章。把七的竖杠由直变弯,写成上下拐弯的样子,这其实也就是现在汉字小写“七”的雏形,从中已经能够看到我们现在写的“七”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