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论语.八佾第三》第3.22章内容
比如这道全国卷Ⅰ的考题,仅凭题目提供的材料,我估计很多学生会把作文的重心放在“朋友之交”的情谊上,还有一部分人会讲“识人用人”的话题。不是说这些重心不对,只是容易陷入偏颇。比如管鲍的朋友之交,他们的不计嫌隙合作仅仅因为朋友情谊吗?如果回答是,那么另一种“狼狈为奸”的“朋友”关系,也可以堂而皇之了。于是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免不了要打个补丁,说明一下这种例外。
如果要全面、准确把握管、鲍、齐桓公的历史地位,我们须再看看《论语》下半部原文中孔子对管仲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