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明行骗
骗术特征:老板后台坐镇,雇来“儒生”做托
*伤力★★★
此招的要点是让人扮演成文质彬彬的学者来配合行骗。那个学者形象的人一定是外地人,如果有一天骗局露馅,不法商人也会自圆其说,而且表演得有张有弛,学者形象的人不但外形儒雅,而且沉着稳重,态度从容。
案例:雇人当托卖赝品
1998年的一天,一古玩店老板告诉我一件“喜讯”,说他有一个朋友在县里当老师,因为老辈喜欢古玩,家中藏品颇丰。最近因为家中盖房子需要资金,所以那老师准备忍痛割爱一部分瓷器。
朋友还说,这人很要面子,不愿意在当地出售,所以委托他找几个下家。“他明天来的时候,你一定要狠狠地砍价,千万别客气。”末了,朋友还很义气地提醒我。
第二天,“老师”来到了朋友的店中,手里提着一个笨重的皮箱,人很文雅,穿着西服、戴着眼镜,说话也非常客气,口音南腔北调的,有一种怪味儿。
打开东西一看,是分别装在锦盒中的几件青花瓷器,锦盒是旧的,里面的瓷器也都完完整整的很漂亮。老板在一旁不动声色,眼睛却放出异样的光芒,似乎在鼓励我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拿起一件请他帮我看看年代,他悄悄告诉我是清康熙的。那天我带钱不多,就花700元买了一件青花人物小瓶。第二天老板告诉我,应该多买几件,那些好东西在半天之内都让其他人抢光了。
过了半年,我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无意中见到与这件一模一样的瓷器价格,摊主很爽快地说:“批发价100元一件,盒子都作旧了,很好卖!”我很吃惊。
从北京回来后,我把事情告诉了老板,他似乎很惊讶:“是吗?看来让他把我们骗了!”表情看来很无奈、很无辜。我问起那个“老师”的下落,他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他们早就失去联系了。
五、双簧联袂
骗术特征:甲乙联手行骗,角色各不相同
*伤力★★★★
双簧的戏剧套路大致有三:第一,演员都在明处,两人犹如相声演员一唱一和,扮演捧眼的那人必须站在“不偏不倚”的中间立场,还要时不时地为买者设身处地地“着想”;第二,两人分工明确,一人在家守株待兔,一人外出物色猎物;第三,一人在明处,一人在暗处,在暗处的那位,假装把某处有好东西的秘密透露给买者,努力启发他的购买*,而在明处的那位总装作自己被蒙在鼓里,同时要设计一些情节,让买者产生捡漏的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两个演员自始至终不在买者面前正面接触。
案例:一唱一和卖陶马
这样的事情我遭遇得很多,就说其中一件吧。
那是1998年的一天晚上,有人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今天在某古玩店发现了一件难得一见的汉代出土陶马,千真万确的真品,但是看主人的态度,似乎没把这件东西当成真品,说我可以去捡漏。
“你怎么不买?”我提出疑问。“我老婆最反对我把出土的东西带回家,嫌脏。”我相信了他的话。“但是,买卖成交后,你要多少给我一点好处费。”他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要求。
第二天上午,我来到那家古玩店。老板是一个中年人,见我来,就轻轻地点了一下头,便继续看他的报纸。我装作偶然发现了那匹陶马,便问:“这件东西多少钱?”“给人家代卖的,800元,少了不卖。”“东西真吗?”“你自己看吧,别人的东西,我对陶器不懂。”回答问题时,老板也漫不经心的。
我仔细观察这件东西,发现其造型不错,个头挺高的,尽管一条腿断了,但并不影响它的文物价值与经济价值。
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件陶马拿起,分量挺重,马体腔内粘有浮土,轻轻地用手一掰,土块就掉下来了。
这时,一个让人惊讶的细节出现了:在掉下来的土块中,我忽然发现了一片像指甲盖大小的纸片,上面还有模糊的印刷字迹。
透过这点蛛丝马迹,可以确凿无疑地判断陶马为赝品,因为汉代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印刷品的。真相大白后,我就离开了那个小店。
过了大约一个星期,我又来到了这个古玩店,发现号召我来这里捡漏的那人正与老板聊得火热,那件陶马已卖出去了,在原来陈列陶马的地方,又醒目地出现了一件青铜器。新的双簧又要粉墨登场了。
六、隔山卖牛
骗术特征:利用网购手段,进行欺诈行为
*伤力★★★★
在互联网席卷世界的今天,网上买卖古玩渐成气候,一些心术不正者也在网络世界里玩起了他们的行骗手段。
这些人的网欺(最近冒出的新名词)手段主要为:其一,利用专业软件对古玩赝品的照片进行再加工,使其包浆滋润度及色彩浓淡度更加逼真;其二,对有瑕疵或者经过修补的瓷器、玉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处理,隐去残疾,使其完美;其三,用真古玩作钓饵吸引玩者上钩,当汇款打到对方账户时,卖方或已经停机,或账户已经注销,一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案例:网购古玩变新器
2005年春,笔者一好友为某古玩网站汇去580元,购买一件清代中期青花瓷器。几天后,对方将货发来,开包一看,居然为新仿瓷器,对比网上原物照片,方知实物与照片差距甚大。好友提出退货,对方则以为网友代卖婉言拒绝。
七、街头诈编
骗术特征:制造“馅饼”假象,诈编贪图便宜者
*伤力★★★★
这是古玩市场之外的骗局,以古玩为诈骗钱财。尤其是针对那些文化程度不高、警像性不强而又贪图便宜的家庭妇女行骗,骗子们屡屡得手。其表现方式有二:街头“巧遇”持宝人,让你以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买宝机会;二、街上遇到“送宝”客,骗子扮作拾宝人,以寻人未果为开幕式,演出一段低价让宝的滑稽剧。
案例:两起古玩诈骗案
1998年,笔者在采访市区某公安派出所的过程中,连续遇到两起以古玩为诱饵的诈骗案件,报案人都是中年妇女。
潍坊某服装厂女工在上班途中,突然遇到一个男青年问其要不要故宫里出来的玉器,价格很便宜,说着,便从兜里掏出一块白色的玉蟾。女工正准备拒绝,忽然从旁边横切出一个戴眼镜的,一把攥住那青年的手说:“我看见了,你拿的是一件玉蟾对吗?”男青年支支吾吾不敢回答,戴眼镜的大喝一声:“把那件也拿出来!”这时候,男青年似乎吓呆了,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又掏出来同样的一件。
戴眼镜的笑了,对女工说:“别害怕,我今天刚看了报纸,说北京一个博物馆里被人盗窃了一对玉蟾,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报纸上还说这家伙有可能逃到我们这里来了,没想到竟然让我们遇到了。”说着,戴眼镜的拿出了一张报纸,那上边真的刊登着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
看到事已败露,青年人苦苦哀求戴眼镜的开恩放他走,并说只要不报案,他情愿把这两件东西卖给他俩。在价值连城的“国宝”面前,女工与戴眼镜的都动心了,于是,经过软硬兼施的讨价还价后,男青年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将两只玉蟾卖给两人一人一只。女工借了服装厂同事3000多元钱,买下了一件一文不值的假文物。
几天后,又有一妇女来派出所报案,声称被两个骗子骗去了2万元钱。妇女说,一日她在街头路遇两民工,他们手里拿着一张纸片问路,说要找一个张科长,这个妇女说不认识张科长,民工致谢后就离开了。
走了没几步,一民工又追上来说,能不能帮个忙,让他们把准备送张科长的东西暂存她家一会,因为箱子里都是很珍贵的东西,怕这样抛头露面的不合适。这妇女忙问是什么东西,其中一人吞吞吐吐地说他们刚从那边施工工地挖出来一箱子古玩,这事正好被那个张科长看见了,要他们把东西送到他家,张科长说的地址就是字条上这个地方。这时,另一人凑上来悄悄说,箱子里是刚从工地挖出来的金元宝和古玩,满满的一大箱子。
听说有宝贝,这妇女忙把民工请进自己家。到家后,这妇女提出要查看一下箱子里民工打开了箱子,一看,里面有两个玉佛像和几十个金光灿灿的元宝。拿起元宝一掂,好家伙,一个足有好几斤重!元宝下还压着一张皱巴巴的纸片,密密麻麻地写着毛笔字。
展开一看,是一纸要求后人必须妥善收藏这些传家宝的文书,落款是清朝光绪年间,还清楚地写着立嘱人与保证人的名字,且签字盖章。这妇女心里热乎乎的,顿时,贪欲萌生了。经过一番砍价后,这位妇女花了2万元买下了满满一箱子“好东西”。
几天后,才弄明白所谓的金元宝是一堆镀了铜的铅疙瘩,玉佛则是用玻璃制作的。于是,这妇女赶紧报了案,但是骗子们早就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