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背景下,两个时代的价值观在现实中激烈的碰撞。
旧时代价值观的代表,就是杨红旗的父亲杨胜利。
古国歌刚进入杨胜利的家时,第一眼就被墙面上密密麻麻的奖状所震撼。而在这一堆奖状中的杨胜利却穷困潦倒,身患重病。
可当镜头给到杨胜利时,他看起来却精神矍铄,一点也不像病入膏肓的人,窗外的阳光打在他的脸上,有一种近乎圣徒的感觉。
再配合上这一幕里庄严的BGM,很显然,在导演的故事里,杨胜利代表的是前三十年的价值观。
他正直、勤劳、无私,把国家给自己的津贴都拿出来奉献社会,即使自己生病了也不花国家的钱。
看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大家肯定会很容易地想到自己家里的老人,他们很多都为儿女辛劳了一辈子,到了晚年还是忙个不停,总觉得似乎不劳动自己就没有用了。虽然儿女们都有钱了,可他们还是非常节俭,开销稍微大一点的娱乐活动他们都不愿意参加,平时说话也很一本正经,事事都为后代考虑。
这几乎成了那一代人身上挥之不去的共性。
但是在新时代,杨胜利这样的人却过得并不好,因为勤劳、正直、老实,到了新时代什么也换不到。
反而是有钱人不仅吃香喝辣,还站上了道德的高地,反过来对老实人进行道德审判。
杨胜利的病入膏肓,实际上象征着旧时代的价值观,在新时代的冲刷下已经奄奄一息。
杨红旗和杨胜利略有不同,他的身上夹杂着新旧两个时代的价值观。
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执拗的老实人,但另一方面,他又会说出开头那段关于“幸福”的言论,在杨红旗的话里,得到表扬比物质奖励更重要,这部分是旧的价值观;
但幸福就是“我有别人没有”,这是改开时代的内卷式道德,是大家都在玩命攀比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类似的话你还可以说很多:比如虽然你有工作,但别人的工资比你高,他就比你幸福;观众只有两枚硬币,投给了别的up而没有给我,那个up就比我幸福(哔——)。
杨红旗的这段话就显示出,这个人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彻底地不谙世事、不计较在新时代的名利,他内心隐隐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并不被人尊重、过得也不幸福。
能体现这一点的还不止这一处,杨红旗去报社找古国歌,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和场景格格不入,明明有椅子,他却选择坐在楼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