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的读书偶像,发起读书打卡活动,规则就是在读书APP一年以上,交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完成读书打卡要求给予退保证金。
虽然我也想参与偶像读书群,但未达到规定的年数并且又穷便不好意思打扰到他,就这样默默关注着他吧。
有了偶像读书进度的鼓励,每周也比之前多读了10个小时。
没有想到我的偶像,被他的粉丝围攻了。也就类似历史上每次起义总有一个合理化的名义,越正义越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同样这些围攻的粉丝也有一个貌似非常“正义”的名义,你凭什么收费?
正在倡议发起阶段,大家也没有交费,也没有人收到钱,可以提意见或不参与,又凭什么围攻一个发起人呢?
怎么围攻呢?“读了这么多书的人也不过如此……”,“……”
从言里言外,我读到了嫉妒之心。
我关注他是因为累计读书13000小时,1250本书的阅读量。我知道他从此是我读书路上前行的动力,因此他就成了我的偶像。
跟我同样关注他的有4.1万人。
但通过此次发起的打卡读书事件,让我读出了埋藏在仰慕之情下的嫉妒心理。
他们悄无声息地隐藏在某一个角落,等待着偶像的言行。
什么样的言行呢?能引发争议的言行而迅速发起围攻,围攻的核心点就是读了13000个小时,1250本书的人不过如此。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合理化他们自己的行为。
你看读了那么多书的人,言行也不能让每一个人满意,跟我这不读书或少读书的人也差不多。
以此来抚慰自己那深不见底的,充满愤恨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