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有几所科技大学,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录取分数已经不低于很多985高校,例如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
包括今年首次招生的民办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录取分数也不会太低。
这两所科技大学,也就成立十来年,因此社会知名度方面,可能无法与老牌985相提并论,认可度方面,例如选调、人才引进等等,也尚不足。
但是,作为研究型大学,它们俩的保研率和留学率,已经超过了大半985,定位比较高,对标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等世界名校。
那么,放弃老牌985,选择南方科大、上海科大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前南科大学生。
我无法忘记2022年的那个夏天,看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我哭了,眼泪直接喷出来,知道港大是没戏的了,虽然参加了多远卓越计划面试拿了30分,但是我报的是Bachelor of Laws ( LLB,HKU的神科),只能说我太理想主义了,看了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就想做义务律师帮助弱势群体。
南科大招生办的老师给我爸打电话,之后我和他们见了一面,坚定了报考南科大的决心,那时候真心觉得这是一所非常厉害的年轻的大学,也真心为能被录取感到高兴。
接着就是顺利入学了,但是第一周的军训就给我了个下马威。
接着学校的食堂风波和封校、核酸让我彻底对这个学校丧失好感,我甚至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报考香港城市大学。
于是我就拼命学语言,刷高GPA,于是成功跑路,贡献了一个datapoint。
来说说南科大的优点与缺点吧:
优点:专业任选,当年和周围同学聊天,很多人来南科就是因为可以选择以1 3 / 2 2的方式选择专业,可以花一些时间探索兴趣。
而且专业录取理论上只看先修课,不受GPA影响(但比较热门的专业如CS专业1 3有门槛,Medicine要额外考核,DS要求Calculus成绩)。
英文教材:虽然官方宣传是全英文授课,但是上课双语班prof都会讲华语,全英班如果没有留学生prof有时也直接讲华语。
但教材是英文的,作业题目和考试也是英文的,方便与国际接轨( run )。
感觉本人受益良多,至少后来出国看通识课reading不会太累。
双导师制:大一新生入学选书院会选一个书院导师,进专业要选一个专业导师。
本人大一读完就润了,没有体验过专业导师。
但书院导师还是为我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会指导学生如何走出迷茫、确定目标,如何transit from high school touniversity,如何正确选择专业,如何选课如何高效学习之类的。
有些书院导师也是accept大一学生进实验室学习的。
据本人的同学表述,大二进专业之后专业导师是他的科研导师,帮助他入门Machin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我还有个朋友目前大二,Biomedical Engineering专业,已经有两篇一作preprint了。
环境相对宽松:我本来以为所有大学都不应该有晨跑/晚自习/宵禁/断电/打卡啥的,后来和高中同学聊天才知道南科大算是相对自由的。
缺点:
食堂难吃:来了坡之后我其他地方的朋友都抱怨坡难吃,但是我觉得坡很好吃,只能说全靠同行衬托啦。
南科大食堂众所周知,吃出过电池/注射器针头/烟头,最好玩的是吃出针头的那次校方解释“这只是注水猪肉罢了”。
课程质量差:除了一些老师讲授的课程质量好,大部分课程质量较差。
在这里推荐数学系陈懿茂教授的线性代数精讲,欢迎大家选课,是我在南科大一年唯一的好课了。
培养方案烂:首先是所谓通识课,不论什么专业都compulsorv高等数学上下,线性代数,大学物理上下,编程,大学化学。生命科学概论,基础物理实验,让人感觉过于死板,一定要学一些跟你的目标完全不搭边的课程,这点我的导师也在喷。
其次是各专业培养方案,必修/选修设置欠佳,导致一些很重要的课成为选修,一些很水的课莫名其妙成为必修,纯纯浪费时间。
排课的时候也没有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导致很多timetable clash (点名批评统计系,故意把课排在和数学系的课同一时间段,纯纯恶心人,不让学生选数学系的课)。
莫名其妙的事多:会让你体育课步道乐跑。
思政实践课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强迫你要做啥志愿,不然不给毕业。
这也算是国内大学的通病,无意义的事很多,很难让人simply focus on study and research。
GPA放水:这两年GPA inflation严重(鄙人上的宏观经济学课A range几乎拉满),导致3.9 / 4.0一堆人,虽然短期来看有利于申请,但是毕竟破坏了学校的招牌(本来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毕竟2011年才建校) ,迎合很多美国大学校方对中国大学GPA制度的不信任,从长期来看祸害无穷。
认可度差:出国不如海本/中外合办,在国内出了广东省又不如传统985 / 211 。
海外交换/交流项目少且差:学校项目交换唯一有价值的就是NTU ,交流的都没啥含金量,资源比厦门大学差远了。
优质项目大多仅供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CSTuring Class。
当然,我不否认我在南科大的这一年还是很充实的:虽说课程质量一般,但互助课堂等朋辈互助模式也使我收获良多,并且我也通过self-readinq培养了自学的能力,参加英语角筹备组让我交到了很多朋友。
参加支教项目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能力,听了UPenn大咖TonyCai讲privacy的讲座,和导师讨论获得了对人生的许多独特的见解,南科大的英语课也让我更自信地说英文,深圳这座城市的热情、礼貌与包容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也让我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想在今后成为怎样的人。
还是感谢南科大,感谢她在我最失意的时候为我带来的温暖,也感谢那一年的充实生活。
But anyway, in general, 本人并不推荐报考南方科技大学,除非意向选择实验相关学科并目标为PhD,因为大一就可以跟书院导师申请进实验室,相对宽松的环境也会给你更多时间去focus on your research project(相对于传统体制内高校)。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我家孩子当年可以上华科、哈工、西交等等这一档学校。
哈工那年来宣传对京籍生源保专业、不调剂,我们心动了一下,真的非常敬佩哈工大宣讲老师,跟自家大叔似的,还直言出去了不要乱讲。
成电是完全不考虑的。
最后去了上科大。
我觉得这几年最大的庆幸就是孩子去了上科大。
顺便说一句题外话,都21世纪了,还有人相信考个好大学就可以躺平。
实际上,上过大学的都知道,就算100年前,也没有一块大学牌子能保你躺平,非富即贵的除外。
既然都不能躺平,都要奋斗,为什么不找个设备先进、师傅和善、杂事较少的奋斗载体呢?
然后,你都打算去考公了,你学CS干嘛?
你直接学马哲不好吗?
既要又要想都备着,其实很不容易,不拼了小命是容易掉水里的。
2024年上科大本科毕业生出路还没都出来,按400名毕业生算吧,不完整统计,已有20多个全球Top50的全奖直博了,还有60多个全球Top50的硕士,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学校。
其中以CS和EE专业居多。
再说不出去的,上科大今年保研比例超过45%。
按照去年数据,出国加保研已经超过80%了,所以考研的很少,也有。
没有贬低成电的意思,成电无论学术还是学生,都是很厉害的。
但是一旦上了上科大的船,就不会再跟成电比了,顾不上。
毕竟,不想出国,保研又去不了清北复交浙,也去不了中国(中科、国科),也就只好留本校了,别的地方,呃,你得学多差才去啊?
再说说本科毕业未深造的,去年不到20%,其中有等待美国来年春季读研的,有想再申个更好美校的,去年实际就业的只有11%,样本太少,不过每年毕业生质量报告中去向单位基本上都有,好不好看看就知道。
本科直接就业中,往年有个别是因为实在薪水太高(40万)或者干脆自己当老板的,当然是个案。
至于延毕比例,别盯着上科大了,你去看清北复交中,他们的更高。
并且,上科大学费全上海最低,每年6000 放在全国都不高,宿舍内可以24小时热水洗浴免费,冷暖空调、饮水机、网、电也免费,宿舍每层楼都有冰箱、微波炉等设施,免贵,健身房不用排队,免费。
本科生进组就玩上百万元的设备,免费。
【查了下,每年学费5000元,住宿费1200元,没别的了。现在学费涨了,还好孩子毕业了。不过这一波好像是全国高校学费普涨】
想想很多985学校上网还要收个每月25元,打一壶开水都要刷卡收费,大雪天走2里地去公共浴室洗个澡还要刷卡收费,真是一言难尽。
上科大很多生活必须项目都是免费的,而且直博或硕士,补贴也是全国最高之一了。
所以,即使不想出国,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选上科大。
北京2020年高考改革后,上科大在北京录取最低分排名从2020年的3502名涨到2023年的2467名。
我家孩子上的前后那两年北京最低分是裸分,没有加分。
在我知道的前后两届北京生源中,有不止一个学生的家长是高校教师、还有是央企总部干部的,也有是中字头政府机关的。
相对于上科大在京每年10个左右的招生人数来说,这类比例似乎过高了。
你说当今很火的行业之一的央企总部干部,为什么不让高考分数不低的孩子去行业内的牛校(可能那个学校的校领导就是当年一个寝室的同学) ?
非要去一个双非学校?
显然,家长的引导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知道有的是孩子根本不想去父母工作的单位,北京很多家长虽然各种讲道理,但是绝不会越俎代庖,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手里。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网上吹的挺天的好行业、好单位、大厂,在里面的一些人看来,没什么好的,甚至“你之蜜糖,他之毒药”。
根本不想让孩子再进去,或者孩子自己根本不想去。
同样,在很多人眼里的有北京/上海户口就很好了(当然也有觉得北京/上海户口可怜的,可以理解),但是真有这俩户口的人可能想让孩子拥有的是海外户口,但大概率不是广州/杭州/南京/武汉的户口。
至于成都,是个旅行的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