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上获奖者领奖
开幕仪式上男大学生进行旗舞表演
开幕仪式上女大学生进行鼓舞表演
“无论是微电影还是无人机航拍,都意味着大学影视传媒教育新时代来临!”10月29日,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第三届“喜幽优”喜剧短视频展映、第五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银川邀请赛在“塞上江南”——中国银川举行。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副校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在开幕仪式上表示,影视产业不断遭遇瓶颈,是因为圈层化的问题。他直言,行业门槛过高是导致一批年轻人才无法进入的原因。而以微电影形式,通过大赛平台让有创意的年轻人释放聪明才智并得到训练与提升,为他们进入影视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届微电影和喜剧微视频共有近5000部作品参加,国内外300余所高校参与。最终,百部作品获奖,角逐奖金35万元。
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评委会主席、原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张振华介绍说,本届微电影盛典最大的亮点正在于,在报送的作品中,有500多部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有关全民抗疫、脱贫攻坚的人物和故事。“如果说新冠疫情是给2020年留下的一道深深疤痕,那反映抗击疫情的片子就是为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留下的一道年轮性或纪念性的标记”。
据介绍,此次盛典由来自国内高等学校、行业与专业机构的学者、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对作品进行初评和终评。为了降低疫情期间的风险,初评采用线上评审形式;为了保证奖项正规性与严肃性,终评仍采取线下评审形式。
“因为疫情,本次活动没有邀请国际评委参加评审,但仍然延续了与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节的合作。”活动组委会主席、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院长王万良表示,今年继续推出品牌单元“欧洲优秀短片巡展”,并继续与中华曲艺学会合作喜剧单元的展映。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是中国大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和了解世界的窗口,亦是当代青年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传承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的影视创作品牌桥梁。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新媒体编导专业大三学生米思雨荣获本届微电影盛典竖屏视频一等奖。他的作品名为《边缘人》,以黑白视觉形式表现聋哑人、盲人在他们的特殊世界呐喊,生命在无声中绽放。“两年前,我作为微电影盛典的志愿者在现场取经;今年,终于圆梦赛场。”在小米看来,大赛给同学们提供了职业体验平台,还有机会向行业大咖学习专业知识。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博士一年级学生郭依菲获得本届微电影盛典纪实片大奖。她的作品名为《生于意志与硝烟》,展现的是巴勒斯坦政治犯为了延续家族生命,不得不走私精子的故事。拍摄时期,小郭只身前往巴勒斯坦,采访拍摄到故事里的女主人公们。“经历此次,让我深感生命可贵,敬畏自由。”
由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本届"科德杯"银川邀请赛与微电影盛典同时举办,旨在激励青年学生汇聚“爱国、励志、求真、励行”的能量,引导莘莘学子在新时代尽快成长成材。由往届获奖的四十余所高校受邀参与,近200部作品,角逐奖金十万元。来自全国的百人拍摄团队,用短短一周时间,运用多种形式、手法,拍摄了当代银川的大美影像。无人机航拍活动探索了影视新媒体教育的新模式,打破了教学壁垒,推动科技与艺术高度融合。
李菁源是本届"科德杯"银川邀请赛二等奖获得者,也是自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2016年成立无人机航拍专业后的首届毕业生。毕业后,他参加了山东省无人机特警的选拔考试,并被顺利录取。“我们是全国率先开设无人机航拍专业的大学,在专业上占有极大优势,就业前景很好。比如,消防、地质勘探、城市规划、剧组航拍等等。从市场就业来看,无人机航拍岗位人才的需求大于供给。”为了精进专业,他准备继续深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80后”教师戴潇雅是本届"科德杯"银川邀请赛最佳指导教师奖获得者。编导专业出身的她直言,学校是专业发展的横轴,而比赛就是纵轴,为想从事该专业领域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
据了解,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以评审高规格、艺术呈现高追求、师生高度参与为基准,为青年微电影人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国内、外高校师生提供了微电影创作的环境与交流平台。组委会举办了一系列倡导主旋律、迎合师生意愿、适合大学生群*流的微电影创作活动。
今年,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与创建(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华曲艺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喜幽优”喜剧短视频展映活动暨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喜剧单元也同期进行了喜剧类优秀作品表彰。与前两届相较,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质量均有显著提升,作品紧跟时代潮流,且多以轻松幽默的手法描绘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追求美好生活的经历为主,包涵着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与反思。
据悉,本届三大赛事的主办单位为银川市人民政府、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影协电影摄影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央新影集团、中华曲艺学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创建(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翼通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视航通国际传媒公司。
文/曹阳 摄影/赵颖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