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乡村的商品贸易还不发达,交通不便,很多日用品都依赖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货郎。
大到床单被套,小到袜子发卡,货郎担子上的拨浪鼓声,像一种招牌。熟悉的妇女们带着孩子,围成一圈,在那两个箱子里挑挑拣拣。有人用钱,有人用粮,交易方式不限,然后在晚饭的时候一哄而散,货郎整理好担子,重新出发……
这是一种印刻在我脑海的记忆,是认识外面的世界的出口,也是感受时间流逝的刻度。
计盛货郎图轴 (明)
货郎这个职业,其实已经存在了很久,有贸易的地方,自然就有他的出现。
宋朝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市民生活逐渐丰富,交易频繁,这样的经济情况也催生了货郎这种职业的产生。然而在宋代以前,无论图画、雕塑,还是文字记载,都鲜有对货郎的具体呈现。
北宋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很多挑着担子行走于街头巷尾的货郎随处可见。南宋时,更有李嵩和苏汉臣以货郎为特写的《货郎图》,更为细致地展示了这一个体的独特性。
在文字记载中,较早出现“货郎”一词的是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此处的“货郎”是一种傀儡戏,它已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见,商品交易中的货郎在此前即已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货郎已成为经济活动及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嘉靖款剔彩货郎图圆盘 (清)
货郎是一个流动的“百货商店”,他紧密联系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货郎卖的物品中有日常用品,也有各种杂货,但基本都是百姓日常所需。
李嵩《货郎图》中,货郎担上的物品可谓应有尽有。既有孩童玩的小风车、葫芦、小鼓、花篮等,又有农业生产工具木叉、竹把等,还有生活用品瓶、茶碗、缸、杯盘等。
当然古代货郎的交易物品,不仅仅局限于工具,还有很多食物以及小孩子喜欢的零食、玩具等等。货郎不仅会在白天出行,晚上也会忙的不亦乐乎。宋朝的市井经济繁荣,因此货郎行业人数众多。
明人春景货郎图轴 (明)
货郎这个行业是不分春夏秋冬的。他们会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出行,也会在寒冬叫卖物品。宋朝《梦梁录》中就记载了许多货郎的活动场景。在各种盛大的节日中,货郎也会卖一些限定的产品:比如端午时节卖粽子、五彩衣、时蔬瓜果等;也会卖一些水产品,比如各种鱼类和虾蟹。
货郎的物品也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在各个季节鲜花盛开的时候,他们也会沿街叫卖。我们所熟知的陆游的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